一句承诺,26年坚守——记泰兴市新街镇金干村民叶春华

浏览次数:

  26年前,同村老人叶长根妻儿先后不幸去世,基于悲悯之心,叶春华和妻子将这个非亲非故的老人接到家中服侍照顾,并承诺为其养老送终以宽其心,26年来,叶春华及其家人对老人贴心照顾,即便是在妻子马兰英去世后,依然坚持照顾老人,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现在老人是村最长寿的人。《人民日报》2015年曾作报道。如果不是老人的老邻居、原葛洲坝工程公司退休干部唐锡生回乡探亲,“抖露”出这件事,也许 我们不会知道这家人的善举。

“为老人养老送终,这承诺永远不变。”

  “我只想让老人有个家,想让他和正常老人一样,晚年生活好一点,有人给他养老送终。”58岁的叶春华道出了内心朴素的想法。他回忆说,“1991年的冬天,我开拖拉机经过叶长根老人家门前,看他一个人坐在一间破房子前晒太阳。总觉得他一个人太孤独了,当时就萌生把他接到我家住的想法。”   

  叶长根老人虽然和叶春华同村同姓,但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老人出生于1918年,30多岁时,妻子去世。52岁时,唯一的儿子又因意外事故不幸而去。

  当时老人已经73岁,没有任何收入,接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老人回家,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自己上有父母,下有一双儿女,本来家庭负担就重。开拖拉机搞运输,赚点小钱只能供全家人糊口。叶春华内心也很矛盾。考虑再三,叶春华还是向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人家还要到外面做好事,何况是我们邻组的。就当是我们多养一个上人”没想到妻子马兰英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就这样,老人成了这个家的一员。叶春华特地为他腾了一间屋,添了日常生活用品。在这个家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叫老人“太太。   

  一晃26年过去了,“太太”96岁了。叶春华和一家人还是这句话:“为老人养老送终,这承诺永远不变。” 

“一家人的孝顺,让我生活得很开心。”

  谈起这23年的生活,96岁的叶长根乐观开朗,“这一家人的孝顺,让我生活得很开心,如果不是他们,说不定我的坟头上早就长了老高的草了。” 老人眼不花耳不背,思维清晰。“刚刚进入这个家时,看到这家的困难,我几次想回到自己的破屋,一家人就是不肯。我身体上没有大毛病,就是血糖、血压偏高。一家人对我的饮食特别注意,总是变着花样让我吃好。我牙齿不好,菜总是切得细细的,肉煮得烂熟的。一天两顿喝点酒,也是照应得妥妥的……” 

  前年,老人得了严重的前列腺炎,在南新医院住了7天。当时,叶春华在武汉打工,为了不让儿子操心,也怕来去花车费,叶春华的老父亲叶志香瞒着儿子到医院服侍。一个79岁的老人,为一个年长自己15岁非亲非故的老人每天端尿盆、擦洗身子,让同病房的人赞叹不已。叶长根出院后,叶春华的母亲又隔三差五煮点可口的菜肴和富有营养的老母鸡汤等,让他补养身子。

  叶春华在外打工,每次回家总忘不了给老人买这买那。叶春华的两个子女相继工作成家后,对“太太”也是牵挂在心。女儿叶霞和女婿严小兵在常熟工作,每年总要为老人买些新衣,每次回家总要带些老人喜欢的当地土特产、牛奶等。儿子叶佳茂从外面回来,总要拉着“太太”讲外面好听好玩的人和事,逗老人开心。 

  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老人,也感动了周围的群众。叶春华的邻居、70多岁的夏文女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听到、看到他家人对老人不尊敬,总是慢条斯理的。”唐锡生握着记者的手说:“我离家多年,原以为老人早不在人世了,想不到叶春华一家把老人照应得这么好。真的很感动。本来不想说的,但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退休干部,想来想去,还是要请你们对这家人的善举给予褒奖。” 

“再苦再难,不能让‘太太’受委屈。”

  选择本身就难,坚守则更难。叶春华一家人在坚守的路上付出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苦。   

  1999年,叶春华的妻子马兰英患了牙癌,拔光了牙齿,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一日三餐照顾好老人。亲戚朋友送来补品,总要分给老人吃。   

  “我的身体硬朗,她总是左说右劝让我多吃点。像这样菩萨心肠的人得这样的病,老天不公平。”叶长根老人现在还这样念叨。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今年春天,马兰英因车祸跌断了腿,10月份,又被查出得了肺癌。 

  10月27日,这位倔强的女人带着遗憾去世了。临终前,她反复叮嘱家人:“再苦再难,不能让‘太太’受委屈。” 

  这个家的负担很重,两个子女先后上学、成家,妻子得重病,叶春华花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还欠下30多万元外债。镇、村考虑到叶春华家的实际困难,“动员”老人去敬老院,但老人舍不得离开这个家,这个家更舍不得老人走。 

  妻子去世后,为了偿还沉重的债务,叶春华又去温州打工。他年迈的父母亲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但愿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