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一大事来——记泰兴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钱留华

浏览次数: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为一大事来。”钱留华受陶行知先生精神感召,投身“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并以他已走过的二十七年的教育人生,完美地诠释着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名言。

  大学毕业,钱留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在一所乡村中学一呆就是六年。如今的老师大多只教一个年级的课,很少有多头并进的情况,但当时,钱留华老师却要上多个年级的课——从初一到高三的生物课都是他的“责任田”。别人只需备一份教案,他却要备满几份教案,工作量的繁重可想而知,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一副肩膀扛起了整个教研组的重担。为了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上,甚至连周末也很少回家。他的父亲曾打趣地说:“回到老家教书,还不如在外地上大学时见他的次数多……”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钱留华总是乐呵呵地说:“工作就和喝茶下棋一样,只要喜欢,一样可以做得有滋有味。要让学生感到一分甜,教师应先尝十分苦。”

  1992年,钱留华老师调到泰兴中学。在这里,他的工作量更大,最多的时候教两个高三班的生物,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同时还兼任一些行政工作。辅导竞赛时,由于教师人手不够,从辅导到出题、阅卷,经常是他一个人,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几乎没有12点前睡过的。平时,他可以连续几天冒着烈日去外地向专家、教授请教,却没有时间带自己的儿子出去玩哪怕一天;他可以在课堂上谈笑风生,旁征博引,却往往在下班后累得坐在沙发上,半天默然无语。难怪他儿子这样感叹:做你的儿子,不如做你的学生!

  钱留华老师扎根教坛二十余年,他从未感到乏味,相反,他常教常新,永远对新鲜的知识充满好奇,永远对教法的探索充满兴趣。他经常说:“教无定法,千万不能把生物课上成‘死’物课。要通过不同的教法让学生感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1999年,他自费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成为泰州地区最早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之一。为了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完整,他搜集了大量教学资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经过十多年的钻研、积累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直观化、互动化、研究化、网络化”的教学特色,独创了“直观展示——沟通与表达——研究——提高”的生物学教学模式,多次获得教学成果奖,被评为首批泰兴市、泰州市生物学科带头人。2004年4月,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了该区近40位生物教师专程来观摩他上课,临走时,该区教研室教研员和一位特级教师感慨地说:“听了钱老师的这一节课,我们真是不虚此行!明年,我们还要来!”

  为了能让全国的同行分享自己的教科研成果,2000年,钱留华创建了自己的教研网站——“生物学教学探讨”,定期与全国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近年来,他又陆续建立了QQ群、飞信群,多途径为学生答疑解惑。

  班主任工作细致而繁琐,钱留华总是从点滴入手,精心呵护他的学生们。晚自习时,他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静静地批阅作业、备课;每天入夜,他总要亲自查完寄宿生宿舍才回家。一位同学爱迟到,钱老师连续六天,每天三次站在教室门口等他,微笑着对他说:“下次,能不能早一点?”十八次微笑,改变了这位同学——从此,他再没迟到过;十八次微笑,也极大地感化了班上其他同学——他们也学会了对身边的人报以善意的微笑。

  班上一位女同学月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钱老师考虑她性格要强,没有找她谈话,而是递给她一张纸条:“坚强的你,请相信——生活就像大海,只有在起伏中才能发现自己。”这名同学看完纸条,抬头看着钱老师,点了点头,虽然没说什么,但此后成绩扶摇而上,在高考中发挥出色,被复旦大学录取。高考前,一名同学腿被撞伤,该同学家在农村,生活贫困,钱留华老师随即拿出1000元,主动联系医院为他治疗,高考期间又把他的吃住全部安排在自己家里……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钱留华曾经说过:“一名优秀的中学班主任,不只会引导学生三年,更要能影响学生三十年,乃至他的一生。”这句话,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成为同事们的自觉追求。三年,三十年,乃至一辈子,对学生的终身负责,这就是钱老师毕生坚守的教育信念。

  对学生,钱留华的付出是毫无保留;对家人,他却是满怀歉疚。一天,母亲心脏病加重,突然昏厥。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正在上课的他只能说:“我有课,我得上完课再去,你先请邻居帮一下忙吧。”此后的一个多月,他来回奔波于学校和医院之间,白天不落下一节课;一下班,就来到母亲的病房服侍汤药。晚上,等老母亲睡着了,他就趴在母亲的病床前,备课、批改作业,以至于同病房的病友都忍不住感慨:“如今的老师真是辛苦!”母亲病逝时,他碰巧又正在上课,连老人家最后一面也未能见上,他说:

  “对亲人我有说不尽的歉疚,可是怎么办呢?我是一名教师啊!”人间胜境万殊,但追求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钱留华同

  志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千不求,万不求,只愿教书育人到白头。这一信念,驱使他执著努力,默默奉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钱留华尽管已走上领导岗位,但仍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耕者”:讲台旁,办公室,电脑前,校园的大道上,教室的走廊里,到处都能看到钱留华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