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的坚守——记张桥镇西桥村原党委书记袁瑞林

浏览次数:

  36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在人生旅途中却是那样漫长。36年,他始终坚守在张桥镇西桥村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始终坚守在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岗位上。36年来,他竭力为乡亲们办实事,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西桥村,建成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国家级生态村。他,得到了全村乡亲们的拥戴,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他,就是张桥镇西桥村党委书记袁瑞林。

  “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你们村的生态环境已和欧洲一些农村差不多了。”——2009年4月9日,时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视察西桥村时,情不自禁这样称赞道。

  进入张桥镇西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有“国家生态村”五个大字的门楼,接着是大片的银杏、柿树、蔬菜间种套栽的农田;河道水清岸绿,倒映着两旁的农家楼房和绿化;农民广场地面整洁……近几年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专家到西桥村参观考察。然而,36年前的西桥村却是出名的“吃粮靠统销、烧草靠计划煤、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袁瑞林上任后,首先抓粮食生产,全村一年就增产粮食36万斤,缺粮村摇身一变成了余粮村。群众的肚皮吃饱了,他又来了心事:如何让大家增加收入呢?全村人均只有6分地,粮食打得再多,又能变成多少人民币呢?

  他开始向农业结构调整找出路,走栽桑养蚕致富农民的路子。1984年,西桥村成为了扬州市最大的蚕桑专业村,带动了泰兴陆续发展蚕桑5万多亩。1995年,顶着国际蚕、丝绸大幅跌价的风险和相继出现的“扒桑风”,他在桑园里套栽了450亩大规格银杏树,实行了高矮间作,不仅保住了桑园,而且创造了银、桑套栽立体高效农业新模式,增强了发展后劲。2003年,他又发展银柿套栽1000多亩和600亩银杏围庄林。至今,银杏套栽立体高效农业累计为农民增收达3000多万元,使村里70%的茅草房变为瓦房、楼房,让农家过上了小康生活。从1981年起,西桥村已连续33年是泰兴市高效规模农业特色村。

  生态高效农业不仅富了西桥农家,而且使西桥的绿化覆盖率达到84%以上,创造了一个美丽而生态的环境。投入300多万元建起的融网球场、篮球场、亭廊为一体,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万寿”文化休闲广场,每天晚上都吸引村内外村民欢聚一起健身娱乐。

  从2006年以来,西桥村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2500万元。这么多资金从何而来?得益于村集体工业的反哺。30多年来,他牢固确立工业兴村、工业强村的理念,大力发展村办集体工业,以增加集体收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桥村开始发展村集体工业。1994年村办工业产值闯过了一千万元大关,成了泰兴市的工业重点村。他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个私工业企业达9家。如今,全村个私工业年销售突破1亿元,吸收本村劳力350人以上。在他的引导下,村民潘吉平立足于地方麻将加工的工艺,专心于传统麻将雕刻,其技术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等作品还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全村三业总产值1.8亿多元,其中,工业产值1.2亿多元,轧辊厂作为泰州唯一的村集体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村集体收入1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031元,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州市十强村”。

  “菩萨保佑袁书记身体健康。只要让他身体好了,我天天敬你。”

  ——70多岁的朱戴氏老奶奶,听说袁瑞林被医院诊断为胃癌,住院接受治疗,用她那特殊的方式天天在家中敬香求佛。

  1994年,正准备筹资上马轧辊厂时,袁瑞林被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胃癌,住院接受治疗。他忘不了,全村干部群众提议派出8人到医院义务护理;他忘不了,70多岁的朱戴氏老奶奶用她那特殊的方式天天在家中敬香求佛;他忘不了,出院回村的那一天,全村一片鞭炮声、欢呼声,人们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迎接他的归来;他忘不了,出院到家的第二天,大家便争先恐后送来集资款,半个月就筹资200多万元;乡亲们自发将家中的砖头送到施工现场,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20岁的年轻人,主动到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保证了轧辊厂迅速上马投产。

  其实,乡亲们更忘不了袁书记:1997年,全市面上企业改制时,4家村办企业顺利改制,而轧辊厂由于资不抵债,无人敢接手。市、镇负责人多次主动找袁瑞林,要将该厂改制给他,但被他婉言谢绝。就这样,他既当书记又当厂长,两副担子一起挑。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作为泰州地区唯一村集体所办企业,轧辊厂成为全国粮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意大利、印度等欧亚国家和地区。该厂净资产近2000万元,吸纳村民占大多数的劳力120多人,其中残疾人近40名,工人平均年工资收入2万多元,高的达3万多元。2012年,该厂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

  “如果那时接手,我早就是千万富翁了。可是这样,不仅当初村集体投入的1000

  万元打了水漂,而且集体工业也就从西桥消失了,全村也就失去了办实事的集体收入支撑。”这就是袁瑞林,为了乡亲们,宁可自己多苦点多累点。

  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和西桥集团董事长,他每年直接审批的钱物有4000万元之多,他深知自己手中笔的分量,慎用着乡亲们的每一分血汗钱。他对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实现了村级支出零招待、村级债务零增长、违纪案件零发生、涉农案件零上访的“四个零”目标,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的考核验收,他们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法则。然而袁瑞林曾经多次放弃升迁的机会,始终坚守在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

  ——张桥镇党委书记顾小平说起袁瑞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981年,时任县委书记来考察袁瑞林,要把他调任张桥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那时正值西桥村由缺粮村转变成余粮村,高效农业刚刚起步阶段,袁瑞林婉言谢绝了。

  1983年,西桥村正由100亩高效农业向半粮半桑的高效农业格局迈进,县区乡有关负责人又要求他进乡党委班子,担任宣传科长,他又一次放弃了机会。

  1995年,袁瑞林已经55岁了,在仕途上,应该说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市委决定由他担任张桥镇人大副主席。袁瑞林深深知道,过了这个村就再没那个店了,这是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可他正在筹建轧辊厂。一头是个人的荣耀和地位,一头是村集体经济,孰轻孰重,他心里最清楚。他对两个找他谈话的市委领导讲,如果要他到乡里任职,那得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离开西桥。

  36年来,他总是这样淡泊名利。唾手可得的千万富翁,他拱手相让;根据企业承包合同,近几年他应该得到800多万元的奖金,他也一分钱未拿,全部留作发展集体经济。许多熟悉他的人都问他究竟图什么。袁瑞林说,我啥也不图,就图个眼福。看到村里的变化,比出国旅游都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