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守护神——记原张湾中学退休教师杨德政

浏览次数:
  一到姚王镇朝阳村,提起杨德政,人人都翘大拇指:他呀,顶呱呱的大好人!

  退休后的杨德政,对当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十分“在意”。看到一些孩子放学后不回家,进城玩,他很是担心: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很容易被眼前光怪陆离的现象迷惑,从而失去判别是非的能力,慢慢堕落下去。杨德政坐不住了,他找到村里其他几位退休教师,谈自己准备办校外辅导站的打算。杨德政的想法得了其他几位退休教师的赞同,也得到了村两委会的支持。

  万事开头难,首先是辅导站设在哪儿?村里腾出两间老年活动室给他们做教室,村支书把自家准备建房的楼板、门窗送到了辅导站,退休老干部李友芳、老教师赵南衡、杨荣成等也纷纷出钱,杨老自己一次性掏出1000元钱,买来了十几张旧课桌和凳子,又买了点特制水泥,自制了块土黑板。就这样,不到半个月,朝阳村校外辅导站建起来了。

  教师有了,学员从何而来?孩子们不愿意受束缚,家长们认为杨德政是为了钱。杨德政和其他几位退休教师商量,贴出“安民告示”:第一,不收任何费用;第二,教育模式是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第三,辅导站的老师退休前都是先进教育工作者,素质过硬。杨老还亲自起草了一份给学生家长的信,请村里的干部发放到村里所有学生的家庭。慢慢地,那些一直在犹豫观望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领来交给他们。

  辅导班运转起来了,闲不住的杨老接着又办起了“家长班”,给家长们传授科学育子理念。他对家长们讲:家长的身教言传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情操,自己却背道而驰;有些家长心情不好时常常迁怒于孩子,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正确认知,甚至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阴影。参加过“家长班”的家长们听后都觉得受益匪浅,也自觉地慢慢改掉自身的一些不良言行,修正不当的教育方式。

  辅导站难题不断,特别是农忙时节,每个教师的家里都有田,“农忙上场,老少低头”,杨老当然也要帮家里做事。他们只能巧安排时间: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顶着太阳或冒着雨水帮家里干活。但是,该给孩子们辅导时,老师们早早地来到辅导站等孩子,一课不落。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赢得了朝阳村老老少少的一致称赞,连称他们是“大好人”!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受教育面,善于动脑、富有创新精神的杨德政又谋划着要办一份报纸。想到就做,得到村里同意后,杨老立即着手组织编印《朝阳简报》。每一期的《朝阳简报》,杨老都要组织中小学生学习,讨论,修改。杨德政还常常跟辅导站里的学生们约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投稿的有小学生、中学生,也有回乡大学生。从内容看,有讴歌党的领导的,有反映家乡变化的,有报道好人好事的,也有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看到同学们一篇篇文字精彩、思想健康的文章,杨德政感到无比欣慰。

  杨德政说:“国家把我培养成人民教师,现在退休了每月按时足额拿到退休工资,我已经非常知足了。发挥余热,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老有所事,乐在其中,精神好,体质就会增强,就会延年益寿。”杨德政用他坚持不懈的行动赢得了村民送给他的农村留守儿童精神家园“守护神”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