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张桥镇西桥村党委书记袁瑞林——“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15-11-22 浏览次数:

  (记者 张伦 特约记者 朱军)连日来,有件事令张桥镇西桥村党委书记袁瑞林的心头一振:村办轧辊厂与河南大学合作的面粉磨棍项目,有望从实验室搬进工厂车间,解决面粉加工过程中磨棍过热影响面粉质量问题。

  近年来,作为村集体经济支柱的轧辊厂效益徘徊不前,不仅拖累了村集体经济增长,也成了困扰全村干群的一件大心事。如今,眼看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即将投产,年近八旬的老书记既兴奋又紧张。

  自担任西桥村“领头雁”以来,袁瑞林把40年来的精力注入强村富民工程中,殚精竭力,呕心沥血,把一个曾经的落后村发展为全市闻名的富裕村。

  问他有何经验?他笑答,“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一颗红心向党,四体勤劳为民。”

  一进入西桥村,记者随即在脑海刻下一处处印记:一个刻有“国家生态村”五个字的古式牌坊,一条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主干道,一大片银杏、柿树、蔬菜间种套栽的农田,一座高大挺拔的毛主席雕像……多年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专家到村参观考察。

  袁瑞林的创业始于粮食紧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1977年,30岁出头的他当选为村组织书记。那时的西桥村是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统销、烧草靠计划煤、用钱靠贷款”。有时为了让村民吃上粮食,刚上任的他就被迫到靖江去借粮。“群众温饱都不能解决,如何谈发展呢。”经过充分调研,他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三步走”发展方略,即三年改造低产田,让村民有饭吃;三年发展副业,让农民有钱花;三年大搞村办工业,用集体富带领村民富。

  第一步:解决村民吃粮问题。首先是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当年夏天,他动员并组织全村干部群众组成了一支“平田整地专业队”。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将全村300多亩易涝、易旱的低产田全部改造成可以种植水稻、小麦的高产、稳产田。

  其次是选择新品种,强化科学种植。一开始,当村民听说他要搞“三熟制”的种粮方式后,许多人都不敢相信,“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这样的“悲观论”、“怀疑论”在村民中间蔓延。经过选择合适品种,推广科学种田方式,加强田间技术管理,袁瑞林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仅试验一年,全村粮食从亩产不到700斤一下子跃升到1200斤,村民们的吃粮问题全部解决,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每天“一干两稀”的高配伙食标准。除了村民自给自足外,村里还向国家卖了9万斤粮,彻底从“缺粮村”变为“余粮村”。

  第二步:解决村民增收问题。粮食是充足了,可村民口袋还是瘪的,“一定要让农民有钱花”,这是袁瑞林着手实施的第二个三年计划。

  从1981年开始,他就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尝试栽桑养蚕,发展农业经济。当时,全国上下都是“以粮为纲”的政策,减少粮田来种经济作物要担“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种得好算村里的,种得不好我一个人承担责任”,又是在一片质疑中,袁瑞林开启第二次创业之路。

  缺乏经验,他先选择了100亩的田做实验,还为每个小组配备专职副组长,并请来专家现场教学。没想到当年栽桑当年就收益,亩收入达到206元,而当时种植粮食亩收入仅100多元,几乎增加了一倍。第二年亩收入提高到400元,第三年就达到600元,一亩地的收益超过了3亩地的粮食。栽桑养蚕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使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

  1983年,全国正推行联产承包,看到栽桑的实惠,不少村民要求把100亩桑田按人口均分。考虑到田分了形不成规模,又有人提出把村里1000多亩田全部栽桑养蚕,可粮食由谁供应?最后,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一半种粮,一半栽桑。就这样,西桥村的桑树面积扩张到400亩,成为当时扬州地区最大的养蚕专业村,并带动全市陆续发展蚕桑5万多亩。随后几年,蚕茧的价格一路上升,村民收入也从每亩几百元增加到2000多元。村里先后诞生了多名万元户,镇上菜场买菜的大多数是“西桥人”,村民全都住上了瓦房,成了声名遐迩的富裕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蚕茧市场价格开始滑坡,为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袁瑞林通过多方考察,决定发展银桑套栽模式。1995年,在桑园里套栽了450亩大规格银杏树,实行高矮间作。1996年,又发动村民在其余的700多亩田里栽上银杏,1998年又套栽上柿树。从2000年起,又探索立体间套复种模式,即在银桑、银柿园内套种蔬菜,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出率。从1981年起,西桥村已连续33年是泰兴市高效规模农业特色村。

  第三步:做强集体经济。高效规模农业的兴起,使部分村民从繁琐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面对无所事事的群众,袁瑞林当即萌生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生态农业,另一手抓工业兴村,引领群众迈上小康路的想法。

  麻将生产是村里掘得的第一桶金。由于当时国内禁止流通麻将,1983年底,他通过省外贸公司获得做外贸麻将的生意。第二年,便在村里成立麻将厂,吸收200名村民进厂务工,邀请苏南上海的师傅前来培训。当年,产值过百万元,之后隔几年效益翻番。

  利用村里养蚕的先天条件,袁瑞林又多次跑北京,与北京原子能研究院联系,硬是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将一个注册资金200万元的“丝绸精炼剂厂”引进村。1986年产值300万元,1987年产值400万元,1994年已达1000万元,使西桥村成为张桥镇历史上第一个过千万元村。

  两个村办厂效益年年提升,但袁瑞林仍未满足。1998年,他又主动与无锡粮机厂挂钩,投资1000万元上了冶金轧辊项目,并与丝绸精炼剂厂一起组建村集体工业实体“西桥集团”,不断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2004年底,集团工业销售总值已达8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强村。

  “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你们村的生态环境已和欧洲一些农村差不多了。”2009年4月9日,时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赵克志视察西桥村时,情不自禁地这样称赞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袁瑞林曾多次放弃升迁的机会,始终坚守在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根据企业承包合同,近几年他应该得到1000多万元的奖金,但他一分钱未拿,全部留作发展集体经济。

  多年来,西桥村每年村集体收入均在200万元以上,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是全市一流的经济强村。

  如今虽年近八旬,但他每天都坚守在村办公室,大到村集体发展战略,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挂在心上。熟人问他图什么?他说就图个眼福。“看到村里的变化,比出国旅游都快活。”几十年来,袁瑞林就像头老黄牛,执着耕耘在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也许艾青《我爱这土地》诗里的两句话,最能代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乡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