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外埠资讯 > 正文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秦淮老小区垃圾分类成典范

2020-10-15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垃圾集中存,整洁又便民;垃圾不落地,小区不落尘;垃圾分类好,废物变成宝;处处讲卫生,人人增文明。”在秦淮区三山花园小区,68岁居民胡利群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把垃圾分类好,并送到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他还把自己的心得编写成歌,在邻里间传唱。

  过去,三山花园小区的环境卫生并不好,几十个垃圾桶散落在各个楼栋单元门附近,垃圾落地气味刺鼻是常有的事。今年6月开始,随着垃圾分类的开展,撤掉了小区里所有垃圾桶,设置了分类垃圾投放点,短短4个月,环境脱胎换骨,变得干净整洁。

  改变习惯 在厨房增加一个垃圾桶

  胡利群的家位于四楼,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屋内整洁有序。“我和老伴两个人住,每天产生的垃圾并不多。以前厨房里放一个垃圾桶,垃圾分类后增加了一个垃圾桶。”胡利群边走边说,带着记者“参观”厨房里的垃圾分类。

  厨房的台面上放着一个迷你垃圾桶,专门存放厨余垃圾;地上放着另一个垃圾桶,里面存放着废纸、旧毛巾等物品。“以前厨房里只有一个垃圾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我们两个人产生的垃圾很少,每天都倒浪费垃圾袋;等把垃圾袋攒满了,垃圾放置时间长,又容易发臭招虫子。现在,厨余垃圾每天都倒,其他垃圾没有味道,等垃圾袋装满了再送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胡利群说。

  三山花园是秦淮区68个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小区之一,今年3月启动垃圾分类宣传,今年6月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上门指导,还给我们发放垃圾分类小词典,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在家对照着分类,不难。”胡利群说,经过4个多月的试点,他和很多邻居一样,以前是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现在逐渐习惯先分类再投放,而且逢人都要说一说垃圾分类的好处。

  撤桶设点 信任化解“邻避效应”

  在小区试点垃圾分类过程中,撤除原有的垃圾桶不容易,新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往往更难。“选址要合适,太偏的话,居民丢垃圾跑得远肯定有意见;合适的位置靠近居民楼,一些居民又不乐意。”双塘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芮行坤说,三山花园小区的试点工作也遭遇过这样的矛盾,但最终以信任化解了“邻避效应”。

  在三山花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位于8号楼和14号楼之间,距离最近的一楼窗户也就十几米远。听说全小区的垃圾将集中投放于此,这两栋的两户居民坚决反对,担心臭味难闻。“听说建在自己家窗户边,一开始绝大多数居民是不乐意的,反对很正常。他们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和普通垃圾桶一样,容易产生污水和难闻的气味。”芮行坤说。于是,在介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相关知识的同时,街道和社区组织居民参观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现场直观的感受让居民不再那么盲目地反对。

  实地参观考察后,居民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三山花园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启动试运行,每天请居民身临其境感受和监督。最终,看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的整洁和无异味,居民最终欣然接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每天进行冲洗和消毒,所有工作都对居民开放。以前小区垃圾桶有臭味,现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闻不到味道。大家都了解了真实情况,并对垃圾分类的美好有了实际感受,自然就从反对转为支持。”三山花园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王文全说。

  “邻避效应”往往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信任的问题,开放是最好的“化解剂”。因此,不应以邻为壑,而应敞开大门、以邻为亲,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宣传垃圾分类的队伍中,三山花园小区也成为外界学习的典范。

  变废为宝 积分兑换热情高

  在三山花园,有时垃圾也是“宝贝”,能换到生活用品。居民根据正确投放的垃圾的重量获取相应积分,每周定时前往积分兑换处换取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像快递盒子这些可回收垃圾我都攒着,周末到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积分兑换。”居民胡利群说。

  双塘街道建立起“一户实名、一袋分类、一日两投、一人督导、一卡注册、一牌公开、一表公示、一号监督、一月评比”的“九个一”垃圾分类工作“双塘模式”。双塘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芮行坤说,“一表公示”是指将垃圾分类收运信息明确公示,包括收运车辆号牌、责任人、联系电话、清运时间等,让居民明确知道垃圾的最终去向;“一号监督”则是公示出混收混运的投诉电话,居民一旦发现混装混运现象,能及时监督、投诉。

  如今行走在小区里,居民胡利群心情舒畅,环境变好了,他和老伴更愿意常下楼散步;有些垃圾还能变废为宝,积分兑换催生更高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觉得在靠近文明时尚。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今年以来,秦淮区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力争在各主城区中树立起典范作用;将对不符合要求的分类行为,采取责令改正、拒收、罚款等措施,用短期“阵痛”立下长期“规矩”。(秦萱 李有明 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