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外埠资讯 > 正文

南京:深入践行安全发展理念 高质量筑牢城市发展基石

2020-11-30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181信息化平台

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

安全应急演练现场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没有基本的安全支撑,城市的内在价值无法生动显现。

  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践行安全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聚焦全周期管理、聚力全要素治理,健全双重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探索应急管理新模式,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融入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2019年以来,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全面开展32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共排查整改隐患4.6万个,关闭取缔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297家、停产整顿618家,有效化解了一批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强化风险防控

  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让市民更有安全感,需要坚持源头治理,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基点,以建设安全城市为己任。

  陆幸晨是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11号网格专属网格员,他负责的网格内目前共有110家实有单位。单位实际负责人是谁、证件是否齐全、生产经营中有哪些风险隐患……这些情况,陆幸晨全部摸清并录入到“181”信息化平台中。

  “每天都会巡查几家,一般至少一个月轮一遍,这样才能确保基本掌握信息的动态变化,也有利于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除了隐患排查,陆幸晨还会时不时化身“安全考官”,提几个安全常识问题,“考一考”巡查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

  网格员陆幸晨的做法,恰是南京市探索“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在风险防控领域,2019年南京试点运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二维码系列地址标牌信息化系统,在社会治理网格上叠加应急格和安监格,借助网格员的“铁脚板”,对全市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及监管责任厘清确认组网。

  “南京试点运行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城市安全风险(源)进行普查辨识建档,厘清确认各层级监管责任。”南京市安委办主任、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冯甦表示,一些风险源就像顽劣的“小孩子”,如果大家不愿认这个亲,任由他处于“黑户”“失学”状态,他就更容易闯祸,相关责任人都会被追责。现在通过网格,就能给他上“户口”,明确监护人,分别监护好,信息共享,让他不闯祸、少闯祸、不闯大祸。借助“网络+网格”的力量,让城市安全风险(源)“无处可藏”。

  为更精准地给城市风险源“上户口”,南京市探索预警预测“智能化”,融合多部门监测预警系统,打通信息堵点、数据壁垒,促进信息互通互融共享,形成城市安全风险四色分布“一张图”,推动重大风险、移动风险、动态风险“实时化”预警、“可视化”监测。比如,依据“安全信用脸谱”,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全市企业和小型场所实行“红、黄、蓝、 绿”线上四色分级管理。对安全等级高的企业和小型单位场所,将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免除检查、停限产豁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激励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安全等级低的企业和小型单位场所,将加大执法检查和随机抽查频次,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南京市作为特大城市,面对复杂的城市生命体征,坚持以防为主、以控为要,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专项+专业”模式,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网格化风险普查,逐步向公共风险源延伸,摸清城市风险底数,进而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提升风险防范和隐患治理能力。

  “三个切实”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不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名放松监管,切实解决监管执法宽松软问题”……今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的要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也是各级安全应急管理部门正在增强的共识。“严是爱,松是害”,安全监管执法“严紧硬”看似无情,实则是对企业最大的爱护。

  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扬担当精神,借力现代科技,压实安全责任,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强化监管效能,守护安全底线,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惩戒,不留情面、不搞例外,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切实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月,南京市出台《市委常委会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0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明确领导干部个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出台《南京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明确54个党政及司法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构建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修订完善《市安委会工作规则》,推动安委会及专业委员会决策议事规范化,并出台安全生产领域责任追究事项移送工作规程、亡人事故主要领导干部现场必勘、安全生产巡查、警示约谈、督查督办等一整套刚性约束规范,压紧压实党政领导和部门监管责任。

  切实构建科技信息化支撑体系。坚持“对接标准、充分利现、移动优先、错位开发”理念,积极探索“互联网+数据监管”模式,建成应急管理“一平台八系统一终端”(简称“181”)信息化平台,融合纪委监委监督机制和“数字监督”模式,打造“一站式”全场景应用终端。开展“监管通”数据共享会战,对24个部门(单位)数据进行汇聚治理和融合应用。据了解,“181”信息化平台,即1个平台:一屏览全域应急管理综合监管平台;8个系统:风险防控网格化系统、预测预警智能化系统、应急预案数字化系统、指挥调度可视化系统、处置资源共享化系统、监管执法规范化系统、考核评估数据化系统和信息交互融合化系统;1个一站式终端。

  “其中,应急管理工作综合监管平台作为核心,目前已汇聚工作数据4.8亿多条。”担任“181”信息化平台总集成设计的技术专家说,监管平台具有两大创新要素,首先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创新引入纪委监委监督机制和“数字监督”模式,针对构成现实风险的重大隐患和失职不履职行为,可以在线通过建模形成工单,推送给纪委监委,更有效地开展安全领域的监督执纪问责,实现“看穿式”监管。其次是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打造了“一站式”应急管理全场景智能应用终端,使数据更鲜活、应用更智能、监管更透明、共享更充分。

  切实提升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南京市应急局出台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指导意见、办案证据规范等文件,逐步健全完善法规体系。紧扣安全生产主线,有效开展“打非治违”联合执法行动,组织异地交叉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执法检查,持续推进委托执法、派驻执法,深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大力推广执法终端应用,通过执法信息平台流转案件办理,案件上线率100%。强化事前监管,今年以来,南京全市应急系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事前立案数,占立案总数的99.17%。

  创新多元共治机制,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南京市创新多元共治机制,优化整合应急资源,积极引导第三方力量参与城市安全管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基础信息采集得来、安全隐患发现得了、各类数据共享得通、问题隐患解决得快、联动共治实现得好”,这样的目标在南京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我们创新应用安全生产网格化机制,按照‘移动优先策略’思维,以一张网、全要素网格为基本运行机制,用互联网移动端,将社会治理的需求与资源充分连接起来。”南京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冯甦说,“这样一来就能汇聚数据、智能分析、预测预警,精准推送、多方参与、有效预防,一方面实现社会治理效率最高、效果最优,另一方面可形成安全生产大数据库留存。”

  为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管新要求,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依托“181”平台开展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该平台统一将地址、部件二维码作为在网格中开展工作的标识入口,实现对空间、责任人、风险源、部件(资源)的“一标四实”,并囊括了危化品、工贸、燃气、固废危废、民爆、特种设备等20个部门主管行业的检查模板。

  不仅打通壁垒,实现部门联动,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引入“分享经济”理念,融合社会资源,首创“金陵应急宝”移动平台,以专家资源端、企业用户端和管理员端连接整合专家、装备、知识等应急政府资源及协会等社会资源,实现交互利用、协同匹配。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宝”将对用户从灾害现场回传的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初步研判,根据结果匹配相关专家,开启专家会诊,给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

  紧紧依靠市民群众,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南京市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常态化主题宣教活动,年均受教育150余万人次。项目化推进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平安校园、平安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与此同时,南京市突出体验式、沉浸式安全文化教育,建成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综合防灾减灾科普体验馆、中小学安全教育基地、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平安守护号”地铁专列、消防主题公园等安全文化普及基地(场馆)。

  南京市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首批创建单位,积极探索特大城市全周期管理、全要素治理新路径,构筑城市安全的坚固防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共建共享守护城市安全、筑牢城市发展基石、绘就市民幸福底色。

  链接:数读南京安全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着力法制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南京基地等7大工程建设,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十二五”末下降62.84%,连续9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健全

  形成市委常委会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调整充实市安委会及12个专业委员会,推动安委会办公室实现实体化运作,明确54个党政及司法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现责任体系“四级五覆盖”。

  ■ 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更加严密

  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风险防控机制,在全市1.2万个综合网格上叠加了1780个“应急格”、2.2万个“安监格”,实施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标注风险(源)26万多处、城市公共风险源7114处。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禁限控”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关闭化工企业111家,拆除取缔违规占用岸线项目84个,化工园区实施封闭管理。2019年,深入开展32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整改隐患4.6万余项,关闭取缔企业297家,停产整顿 618家。

  ■ 应急保障体系不断优化

  构建形成“1+4+45+N”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基础、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以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队伍。

  全市已建成30个消防救援站,42支政府专职消防队,总人数1575人;系统打造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13个专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 373支,总人数 6445人。

  “十三五”期间,建成中心和固定应急避难场所52处,212万平方米,同时,建成临时避难疏散场所260处,可容纳700万人紧急避难;建成使用可容纳1.8万立方米救灾物资的市级储备中心。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实施“五进”宣教工程,建成安全教育体验场馆121个,年均受教育150余万人次。项目化推进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建成各类安全示范社区122个、安全示范企业203家。(李静 李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