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谓万善之首必曰信,为政者若无诚信,民众也会无所适从,政务就会因失信而混乱。日前,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再一次对政务诚信建设及政府如何发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提出了要求,传递出了鲜明信号——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诚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春秋战国时,商鞅通过立木赏金来赢得百姓信任;古罗马历史学家普布利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曾这样谈论执政感受:“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会同样的得罪人民”。而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由此可见,古今中外,人们对“信”的追求与重视亘古未变。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准则。要想获得民众对政府的认同与支持,政府守信、赏罚分明必不可少。各地政府在政务诚信建设中,呈现出了差别与不均,一些地方政府不断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另一些地方政府却认识不足,建设不到位。诸如政务建设标准化不足,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地方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问题。物质上的日渐丰盈,并不能遮蔽精神上的贫瘠。失去信用,即使“两手满当当”,也逃落不了“心中空荡荡”的事实。 政务诚信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着重强调的重要理念,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一直是增进政府公信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弘扬时代新风的关键环节。然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非一日之功,既要有顶层设计,还要看基层落地。各地各部门只有严抓落实,做好政策衔接、上下对称,用实际作为消除“信息孤岛”、完善奖惩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令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守信的成本,共同塑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左转》有云:“信,国之宝也。”一个拥有良好信用的政府,会带动整个社会变得风清气正,民众在产生获得感与满足感的同时,会更有干劲,为国家进步尽职尽责。一个拥有良好信用的政府,也必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会使政府在与民众沟通协调、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时事半功倍,更好地调动全国人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进而创造出一个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