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看泰兴如何破解高效规模农业“三难”

2007-07-19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新华报业网讯 得意之笔 土地流转难、资金筹集难、市场销售难,一直是阻碍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的“拦路虎”。围绕破解“三难”,泰兴市想出了不少“招数”。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去年7月,泰兴在姚王镇红星村试点,71户农户以自家的60亩承包地入股,成立红星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花卉苗木生产。随后,土地股份合作这一流转土地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模式在该市全面推开。仅今年1至5月份,市通过调整、互换、租赁、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12700亩。

  根思乡焦荡村村民叶红兰以前在上海做水果生意,看到市场上大棚草莓俏销,便回到老家,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赁了50亩土地,建起了50个草莓大棚,实行草莓西瓜间作,每亩最高年收益达14000元。张桥镇西桥村采取土地互换、反租倒包的形式,发展银杏—湖桑、银杏—柿子高效套栽园3500多亩,农民亩收入达5000元左右,最高的达7300元。像西桥村这样的高效规模林业,泰兴已发展到15万亩。

  解决高效规模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泰兴市以项目农业为抓手,强化农业招商引资,今年1至5月份,该市利用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2.18亿元,实施“三资”农业项目105个。据保守测算,到今年年底,该市农业利用“三资”将达到5.9亿元,利用外资达到1630万美元。

  由于资金投入充足,目前,该市已形成了食用菌、甜豌豆、日本大葱和韭菜、冬枣、精品葡萄、银桑等六大高效农业产业区,生猪养殖,蛋禽、肉禽养殖,奶牛养殖,江水养殖四大高效农业产业带,亩产出都在5000元以上。

  舞活产业“龙头”,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是使高效规模农业产生现实效益的关键举措。该市每个产业背后都有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支撑,成为引进技术的桥梁,传播科技的课堂,指导生产的顾问,拓展市场的“红娘”。今年该市还将围绕一批新的高效农业项目,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2个。另外,该市还围绕粮食、银杏、生猪、林木、畜禽及水产品等特色农副产品,建设“吞吐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以猪肉和猪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猪胆红素、硫酸软骨素、肠衣、猪头肉、肉松等产品年产值超8亿元。全市银杏加工企业达12家,开发生产出银杏胶囊、银杏茶、银杏黄酮、脱壳保鲜银杏、银杏酒等2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值超过3亿元。到2010年,该市的银杏产值将超过10亿元大关。

  泰兴市委书记曹苏民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迅猛,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4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仅今年1至5月份,该市就新增高效规模农业面积3.3万亩,高效渔业养殖面积2650亩,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农业项目23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2个。

  本报记者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国梁建荣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