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的当选通知

2008-12-01 来源:泰州日报 浏览次数:

    最近,我从有关当事人手中搜集到一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人民政府当选通知”和一份 “人民政府聘书”。这两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口岸的政治、经济和区划变革,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当选通知”长30厘米,宽26厘米, “通知”内容为:泰州市口岸区人民政府当选通知 选字第047号 兹由区域选举 台端为本区首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特此通知 此致 刘凤英代表 公历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日 区长曹如九。
    “聘书”为手工刻写印刷,长28厘米,宽24厘米, “聘书”内容为:泰州市口岸区人民政府聘书 聘字第16号 兹聘请刘凤英同志为本届第一居民委员会生产救济工作委员会此聘 区长曹如九公元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六日。
    曹如九同志新中国成立前长期在口岸地区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口岸区委书记、区长,离休前任兴化县委副书记,仍健在,现年已90岁。
    综合上述两份资料内容,可以看出:
    一、当时口岸隶属泰州市管辖,为区建制,当时的 “区”为一级人民政府。据 《泰兴县志》记载: “1952年9月,口岸、龙窝、高港3处,奉令划属泰州市,撤销口岸办事处,临江区改为刁铺区。”其实,口岸划属泰州后,泰州市属的口岸区仍存在。据刘凤英回忆,当时的刁铺仍属口岸区,区人民政府的首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就是在刁铺关帝庙召开的。
    二、当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会议和区政府并存。当时全国尚未召开人大,也没有制定宪法,于是就由区政府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来共商全区大事。代表依区域产生,基本是指派与协商相结合。刘凤英同志当时是街道组长,又是农业生产互助组长,于是就当上了出席区会议的代表。
    三、从“聘书”可以看出区以下机构的组成。口岸城镇地区建立了区属第一居委会,居委会内设委员多名,刘凤英任居委会生产救济委员。当时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失业工人、城市贫民较多,所以居委会内有专人负责救济贫困并帮助推荐就业,如当时就介绍了一些贫困市民到浴室、搬运站工作。
    四、政府机构艰苦朴素、廉洁从政。“聘书”为油印,在新中国成立后实属罕见,反映了当时政府经济的困难和勤俭节约。该聘书虽为油印,但仍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毛主席头像和8面国旗,四周手刻了花纹边饰,是相当难得的。这张聘书真实地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我们政府的务实艰苦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