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改革开放结硕果 科学发展铸辉煌

2008-12-12 来源:泰州日报 浏览次数:

编者按

    12月5日,市社科院、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组织举办市社科理论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缪志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我市社科理论界的各方代表40多人,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发展实际和自身经历,共同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了我市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普遍经验,探讨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展望新的发展时期我市美好的发展前景。现将部分代表的发言摘登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市委党校副校长、市社科联副主席、教授 陈方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历史意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胜利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始终是同中国的革命和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引导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中争取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创新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引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并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新启示。20世纪的社会主义大都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从列宁到毛泽东,都进行过较长时间的艰辛探索,但都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并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不仅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摆脱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其现实意义,一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换句话说,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坚持。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二是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展望未来,我们只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就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0年巨大进步告诉我们什么
省社科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
    特约研究员 施亚康

    总结评价30年是个大课题。30年怎么走过来又怎么走下去,根据我个人的感受讲三点想法: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的目标不动摇;三是坚持依靠科学发展促进生产力不断解放的理念不动摇。
    改革开放是靠解放思想起家的,邓小平的最大功绩就是总结提炼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30年的大发展大进步。解放思想是个历史话题,又是个常温常新的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与守旧不断较量的历史,解放思想就是推动历史前进和飞跃的动力。
    我们常讲,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波澜壮阔就在于这条道路既是光明大道,又是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哪能冲破 “两个凡是”、 “姓社姓资”、 “姓公姓私”的禁锢和束缚,促进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解放思想这个课题需要常温常新、温故知新,就是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培育历史自觉,促使我们不断走出历史新路。
    解放思想解放什么?30年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的核心价值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转折,就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0年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我们的执政治国理念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著名论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既牢牢把握了 “社会主义”,又紧紧抓住了 “中国特色”,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中国要建设全面小康,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今天的解放思想,无论要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不能动摇。
    今天我们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止境,不能满足于既有成就而停滞不前或小步慢走;第二是要看到传统发展方式给发展带来的问题。第一个主要是发展不足的问题,第二主要是发展不当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影响甚至阻滞生产力不断发展。30年走过的路很辉煌,但同样需要反思。我们长期以来采取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增长,以高排高耗低效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换来耀眼的GDP,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历史发展是条 “单行道”,一旦走错了路,想回头就很难,想纠正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思考如何把生产力发展得更好更快的问题。因此,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于对30年波澜壮阔的感慨,对30年基本价值的珍重,对30年辉煌成就的肯定,更重要的,通过史鉴使我们更加明智,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牢记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问题的教诲
省社科院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
    特约研究员 于国建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重温邓小平的教诲,始终不渝地坚持他提出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教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
    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非凡的智慧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规划了 “路线图”。小平同志提出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提出的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路线。发展,始终是小平同志全部思考的主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个主题的灵魂。历史证明,是邓小平理论,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富民强国之路,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好的理论、路线,贵在坚持,成在坚持。坚持,小平同志讲得最多,做得最好。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改革开放,小平同志最坚持,最怕一遇到什么情况发生动摇。为强调这个观点,小平同志在1980年1月说过一段精辟彻底的话: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扭着不放, ‘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当时为强调不受干扰,他还说: “我要买两吨棉花,把耳朵塞起来。”在南方谈话中,他再次交代全党: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小平同志把话说到这个分上,完全基于我们党的历史教训。三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了小平同志这个思想,才有了今天的雄厚实力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丰硕成果之时,重温小平同志的 “坚持论”,可使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头脑更加清醒,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时刻不忘小平同志的嘱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目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低谷时期,这是对我们能否坚持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最现实的考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多人一着,抢先一步,一旦形势好转的时候,我们就会 “热”得快一些,抢得先机多一些,在新一轮发展高潮赢得新跨越。

城乡居民收入展示泰州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市统计局局长、市统计学会会长 杨勇

    改革开放30年来,泰州经济以年均12.1%的可比价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提升,不仅表现了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和各项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且展示了泰州改革发展的辉煌成果。
    首先,城镇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理论创新中不断攀升。伴随着收入分配理论的四次创新,泰州城镇居民收入由1985年的744元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1494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1倍,年均增长10.6%。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恢复按劳分配原则,开启收入增长通道(1978年-1986年)。到1986年,泰州城镇居民收入达到982元,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由此揭开了阔步提升的序幕。二是分配理论再获突破,伴随改革稳步提升 (1987年-1992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和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泰州城镇居民收入连上两个千元台阶,1987年为1015元,到1992年达到2109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25.2%。三是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推进保障制度改革 (1993年-2002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日益深入民心,泰州城镇居民收入由1992年的2109元增加到2002年的7788元。四是实施富民优先战略,形成多元化分配格局 (2003年至今)。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形成。泰州城镇居民收入由2002年的7788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4%。
    其次,农民收入在农村经济政策变化中持续增长。1978年,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6元,到2007年达到6469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10.7%。也可从四个阶段进行分析。一是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高速增长 (1978年-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市农村范围内得到普及,1984年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1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1倍,年均递增20.9%。二是虽然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由于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农产品销售市场化的推进仍使农民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4年的391元增加到1991年的815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5.2%。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92年-1996年)。邓小平发表重要的 “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了市场对生产要素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力度。1992年至1996年5年间泰州农民收入连上两个千元台阶,到1996年达到295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6.8%。四是农民增收有利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农民收入平缓增长 (1997年至今)。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泰州农民收入实际增幅分别为5%、8.9%、4.3%和10.1%,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96年的2951元增加到2007年的6469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3%。

泰州农村改革开放30年
    的基本经验
    市委农工办副主任、
    市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蔡先锋

    回顾3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泰州农村发展的主要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始终坚持把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高度重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严格按照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做好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及补发证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快高效农业发展。
    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推进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规模化、集约化集中,促进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始终坚持把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以 “发展经济,致富百姓”为根本目标,大力组织实施高效农业工程、农民自主创业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激励农民在现代农业、工业建筑业、商贸流通业等诸多领域广泛创业,同时明确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创业。
    始终坚持把协调区域平衡发展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协调农村区域平衡发展,积极抓好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的扶贫帮困工作,相继组织实施了机关部门挂钩到村、 “8+1”、 “南户北村”等帮扶工程。
    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取向。全市城镇化水平接近50%,已有205个村创建成市级全面小康先行村,20个村创建成市级全面小康特色村,12个村进入全面小康 “十强村”行列。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特约研究员 顾戛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追求认识的深化,更要积极进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要努力成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行地区,必须继续着力解决好“会不会发展”、 “善不善创新”的问题,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市正处于这一历史性的关键阶段,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由泰州制造向泰州创造转变。
    泰州必须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按照调高产业层次、调优产业结构的思路,依托现有的规模企业和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着力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由 “大”向 “优”的转变、产业结构由“低”向 “高”的转变,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千亿级产业基地。医药产业是泰州诸多产业中的一大亮点。目前,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驻园区,较为完备的研发平台正在形成,并已成为泰州医药城吸引国内外医药企业,特别是高端医药企业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是泰州提高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选择。

始终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
    泰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泰兴市社科联主席 朱桂明

    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解放思想包含多方面的内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解放思想。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除表现在集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方面外,还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
    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要求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只有着眼于解放思想,我们才有了改革开放和一系列理论创新;只有以是否做到实事求是作为思想是否真正解放的根本尺度,才能使思想解放不断取得实际成效。今天,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突破发展禁区到明确发展方向、再到实现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重点是实现科学发展这一更高层次的发展。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难题的破解、体制机制的完善,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着力解决 “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创新和完善科学发展的理念。解放思想的效果不仅要在发展的量上体现,更应该在发展的质上体现,在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性上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南师大泰州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 韦宝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
    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和马克思主义一致的发展品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内质原因。
    第二,理论来源于实践,作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拓展是催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由于需要解决的实践主题不同,形成了自成体系又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第三,理论来源于实践,但理论不会自动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贡献最大、成果最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开幕词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第一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再到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成就了罡杨的规模经济
    海陵区罡杨镇党委书记 吴国余

改革开放使罡杨从一个农业小乡迅速发展为工业强镇。当前,规模经济已经成为罡杨的地方经济支柱,支撑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改革开放初期 (1985年),罡杨镇拥有工业企业45家,实现产值也不过900多万元,所有工人才10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不过414元,罡阳公司产值59.7万元。今年,全镇130家企业当中,产值过亿元的2家,1000万元至1亿元企业有16家,规模以上企业共18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镇规模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5亿元,分别占到全镇总量的85%和94.7%,对镇财政的贡献率达80%,规模经济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规模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和催生了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反哺作用。
    规模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罡阳公司在我镇五金机电产业当中举足轻重。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在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其精良的装备保证产品的质量,占领市场,保证效益;二是采用日本本田的先进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节本降耗,提高竞争力。
    罡杨规模经济的发展启示我们,各地在发展规模经济过程中,不能贪大弃小, “精、特、专”规模经济也是大有可为的;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实现从 “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坚持 “内外”两条腿走规模经济之路,不求企业所在,但求企业所有,关键在于产业聚集、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配置,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只要我们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越走越宽广。

高等教育提升泰州文化软实力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
副教授 狄晓东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思考泰州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大学应当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主动承担起推动地方先进文化建设的重任,让城市的文化实力因大学而得到提升。
    依托地方文化,吸收地方资源,打造泰州高校文化。一所地方大学的文化一定是地域文化与院校自身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泰州文化是泰州高校文化的基础,高校应当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融入地方,依托泰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嫁接优秀地方文化,以此丰富大学文化内涵,打造大学文化特色。
    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塑造泰州文化新形象。作为泰州地方大学,一方面应呼吁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组织力量,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将其作为高校的品牌文化活动项目加以宣传,达到保护地方文化遗存的目的。泰州高校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还承担着“文化地标”的角色,它们理应成为泰州文化建设的主角。
    引领地方文化,传播泰州文化,共同实现泰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自全国各地的泰州高校学子,打开了泰州文化对外沟通的一扇窗户,他们带着吴越文化、湘楚文化、三晋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来与泰州文化融合,而且四年泰州文化的熏染,给他们的品德、气质留下了泰州文化的烙印,当他们毕业后奔赴各个岗位时,会自觉担任泰州文化使者,身体力行地传播泰州文化,弘扬泰州精神,提升泰州文化的影响力。

抓住四大发展机遇,促进泰州又好又快发展
市社科联主席、
    省社科院泰州分院副院长 潘时常

    进入新时期以来,泰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建市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由于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泰州的影响不容忽视。泰州经济发展中需要着力破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居民消费动力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经济开放程度不高等难题,应对危机冲击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也要看到泰州面临着科学发展的关键期,能否抓住以下四大机遇,对泰州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长三角地区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抓住机遇就会大大加快发展步伐,抓不住机遇、不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 “边缘化”极有可能成为现实。长三角扩容使泰州从北翼边缘成为核心腹地,泰州应当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抢得先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 “四高”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大桥、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随着高速公路、大桥、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泰州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泰州长江大桥北延线应该成为 “大泰州”新的中轴线,大桥的建设为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中心城市的建设和扩张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我市 “两城两中心”的城市建设战略定位真正破题。建议抓住泰州大桥以及苏中机场等重大建设的机遇,构建 “大泰州”城市格局,形成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未来建制可达一城六区、人口约200万的新的城市群。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金融风暴危害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善于在危害中寻求机遇。尽管现在我们的经济减速了,但这个速度仍然是10%左右,依然是高增长,我国经济整体运行还是处于良好状态的,投资与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还是比较有力的,尤其是国内消费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全球经济发展减速,也可能使能源、矿产品价格失去了加速上涨的势头,缓和了生产要素紧张的状况,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为治理通胀和 “两高一低”产业、企业提供有利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些有利条件有可能成为我们产业结构调整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 “四万亿内需投资”的支持,吸引社会投资,这样我们就可以借金融风暴的机会成功实现弯道超越,加快经济转型。
    全市上下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坚定决心。在重大危机面前,全市的干部群众积极面对、超前思考,转 “危”为 “机”,真正把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的优势,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