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在江苏泰兴,有一种底气,叫西桥

2020-05-28 浏览次数:

   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显著、文化内涵深厚,我们喜欢这样的美丽乡村,我们建设这样的美丽乡村。

  走进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树木成林,郁郁葱葱;银杏飘香,柿树成荫;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在西桥,这些都是村里的事:

  ●吸纳村民富余劳动力100多人,解决村民就业;

  ●给村民发放“压岁钱”;

  ●修路铺桥、村庄环境打造,全村公共事业款项统一由村财务支付;

  ●五保户村统一供养;

  ●厂里职工医药费统一报销;

  ●成立物业管理公司,集中解决村环境卫生问题,为无劳动能力者提供公益性岗位;

  这些事情干成的底气,就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发扬西桥精神。

  有一种底气是村集体企业实力强

  采访现场一:

  上午10:00,村委会马路对面的西桥轧辊厂内,一批运往盐城阜宁的轧辊正准备装车。生产车间的车床上,36岁的芮静芝忙个不停;不远处,她的父亲芮凤祥正在喷砂作业,父女同在一个厂,甚至在一个车间,这在西桥轧辊厂屡见不鲜。

  采访现场二:

  “这是西桥村二组户籍登记表和村集体企业2018年年终分工汇总……”村会计刘海美对村集体财务情况了如指掌,“这是我们18年集体经济给村民的分红,根据人口统计,按人头发放。”

  村民有话说

  村民 芮静芝:

  我们厂是村集体企业,厂里工人基本都是本村人。我父亲就是厂里的老职工,我20岁进厂,现在也有16年了,每个月能有5000多的收入吧。

  村退休村干部 刘扣生:   

  我记得当时电比较紧张,村企业有了钱后,给村里买了发电机,专门供全村的照明,还替全村村民缴了3年的农业税。我们村干部的工资和村里的一切设施,都没有向群众收钱,都是村办企业负担的。

  什么是底气?这就是——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村党支部顶住压力和风险,先后建成麻将厂、扬州市第一洗衣粉厂、泰兴市扬洗福利化工厂西桥轧辊厂等。

  到90年代,在村办企业纷纷改制的大背景下,西桥轧辊厂一直坚持不改制,保留至今。经过多年发展,西桥轧辊厂已经成为全国粮机行业明星企业,产品远销意大利、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实现全村三业总产值过亿;2018年,全村三业总产值达3.2亿元。截至2019年,企业累计上缴村集体资金达6000多万元,为员工增加收入8000多万元。

  有一种底气叫西桥精神放光芒

  采访现场:

  

  采访中,袁卫东翻出了一些老照片,他说,这是西桥轧辊厂建设现场照片,当时轧辊厂开始建设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齐上阵,挑泥的挑泥,挖沙的挖沙,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村民有话说

  村党委副书记  张永:

  当时村里上轧辊项目要集资,老书记在大喇叭里通知了一下,村里家家户户都参加了,一共集资了1000万元。

  村民 夏兰芳:

  我是村里的低保户,没有收入来源,是村里安排我到大棚帮忙,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解决生活开支,村里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也支持村里的各项事情。

  什么是底气?

  这就是——发展银柿套种,坚持村集体企业不改制,举办“柿子节”,打造生态农业……这些年来,村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在村民的赞成、支持下进行的,袁卫东归纳成8字西桥精神:“团结奉献、乐于争先”。

  连续33年张桥镇首富村,泰兴市农村持续30年发展特色典型村,江苏省首批命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省文明村,泰兴市首个国家级生态村……

  这些是西桥的名片,也是西桥精神结出的累累硕果。

  有一种底气是未来力量在路上

  如今的西桥,是先进村、富裕村,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村庄”……可是西桥人却已经不满足于现在的成绩,他们将眼光放在了将来,将未来放在了年轻一代身上~

  采访现场:

  刘晶,80后的西桥人,4年前,在村里的扶持下,他回乡创业,干起多肉养殖。现在,他的多肉品种从4、5个,发展到了100多个,今年销售量有望达到200万元,纯收入可达40万元。

  作为村里的后备干部,刘晶除了发展自己的多肉事业,也致力于村集体事业的发展。这几天,他向袁卫东建议:“我们村的银柿套种应该考虑走市场化道路,以公司的模式来开发,这样才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书记有话说

  “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村办企业,在高效规模农业上提档升级,支持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我们要花15年左右的时间将西桥村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西桥村党委书记袁卫东

  夕阳落下,余晖散去,万寿广场上华灯初上,音乐响起,村民们踏起欢愉的舞步,扬起幸福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