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泰兴市黄桥镇诸马村: 特、奇、靓——一个后进村的蝶变

2020-06-25 浏览次数:

  纤长、细密的柳枝垂落到宽阔的路面上,簇新的宣传标语和健身器材错落分布在草木葱茏的广场上,数十家小提琴加工企业忙着生产和发货,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家附近就有小公园可以散步、健身……走进黄桥镇诸马村,你一定会被这里整洁的村居、优美的环境以及村民们幸福的生活所吸引。

  诸马村位于黄桥镇区南侧,耕地面积2445亩,大多数已流转,全村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1人。近年来,诸马村围绕区域、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村民稳步增收,推动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振兴步伐迈得铿锵有力。

  特——做大提琴特色产业

  “我在琴海乐器厂已经工作8年了,忙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1万多元。”在市琴海乐器有限公司,村民顾新芳一边给提琴做磨砂,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企业多,村民们既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家。

  近年来,诸马村发挥靠近琴韵小镇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打造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盘活村里的老学校、老厂房和闲置土地,引进能人进村创业,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发展,既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可以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诸马村党总支书记王建美介绍。目前,诸马村已有30多家小提琴制作企业和加工作坊,其中1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这些企业在为村集体创收的同时,还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村民朱鸿英今年55岁,丈夫患有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村里得知她的情况后,介绍她到市田园提琴制作有限公司上班,目前她在提琴厂已工作了6年。朱鸿英说,一年能有2万元的收入,基本能维持家里的开销。

  诸马村创新建立了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通过派人上门指导、派人送活到家、派人上门收取成品的“三派”模式,解决了20多户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的就业问题,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奇——村民日记见证村庄发展

  “家门口的小路约100多米长,这条小路是1994年修的,随着经济发展,这条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现在村里启动道路硬质化改造,路两边还计划栽植苗木、安装路灯,让人心情很舒畅。”2018年农历五月初三,诸马村11组村民钱月生在日记中,记载了村庄拓宽道路的情况。

  钱月生今年76岁,他从1964年4月开始记日记,已经写了160多本。他的日记就像百科全书,既有国家、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有生活中针头线脑的小事。而村庄的发展变化,是他日记中出现最多的内容。2009年春,村里一座旧桥翻建,钱月生将修桥的经过记在日记中。“70年来开支沟,东西走路不方便,地方投资造了桥,仅供山车行人跑。到了2007年,桥面下沉路面陷,国家出资来造桥,去年国庆开了工,今年春天造成功,根据庄名定桥名,两头装上照明灯,两头码头加了固,还用电锤夯一天,上面加了镙纹钢,桥的质量有保证……”

  钱月生说,只要眼睛看得见,手能抓得住笔,他的日记会一直坚持写下去。家中珍藏的160多本日记,全部叠起来高度超过了1米。他说,他要坚持再写3年,写到60年,继续把村庄的每一步发展记录下来……

  靓——从后进村蝶变成示范村

  谁能想象,2007年时,诸马村还是一个负债80多万元,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的后进村。如何提高村集体收入是王建美2007年底当上村党总支书记之后反复思考的问题。经过走访调查,诸马村结合村情实际,通过盘活存量、引进能人、开发经营项目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我们将借助宁靖盐高速和334省道的区位优势,在334省道两边发展林果业,形成集垂钓、观光、采摘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业,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王建美表示,同时,走产业强村的路子,利用紧邻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这一区位优势,搭建“村企共建”平台,盘活村空闲校舍,招引企业进村。截至目前,该村共有30多家小提琴加工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去年,通过土地流转、厂房出租等多种渠道,诸马村集体经营性纯收入达到近60万元,跃升为当地响当当的富裕村。

  另外,诸马村整合多方资金,拆除违建、清淤河道、栽种绿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民何承乔说,他门前以前是个死水沟,环境不好,2018年村里进行了整治改造,水质清澈了,蚊虫变少了,现在吃过晚饭都会绕着河道走上几圈。村里还建了市示范卫生室和市二星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定时为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诸马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民主管理示范村、江苏省二星级康居示范村、泰州市小康村等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