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江苏泰兴:用好“加减乘除” 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2020-08-23 浏览次数:

  “以‘书记领题’立项,用好‘加减乘除’,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小区社区治理新模式,确保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滨江镇党委书记蒋益公表示。近年来,滨江镇在服务园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征地动迁中,10个村3.5万多农民“洗脚上楼”,实现了安置小区集中居住。与此同时,面临着党组织和行政机构缺失、日常管理不规范、服务党员群众不便捷等难题,与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不相适应。

  做“加法”,强“党务”优“服务”

  2020年初,滨江镇党委将农民集中居住区治理列入“书记领题”项目,夯实党建基础,聚合服务力量,完善管理架构。探索小区管理“1+4”运行新模式,着力构建“镇—社区—楼栋—居民”四级组织网络体系,按照“社区组织+小区自治”方式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统一管理、多方参与,推行区域化党建,做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

  从动迁村调整22名村干部充实到社区(小区),成立印桥社区党总支和丰产新村、尤湾小区、城南小区党支部,并以1至2个楼栋为单位建立党小组,成立3个小区管理办公室,明确44名党员楼栋长、48个党员责任区。“目前,社区已进入实质化运转,围绕‘五大职能转移’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滨江镇印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孔德怀说。

  做“减法”,缩“路程”少“流程”

  把社区服务向前多推一步,让办事群众少走一步。2020年,滨江镇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改造3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28个电动车充电桩、2个标准农贸市场和2座群众健身公园广场等,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群众享受高效服务和便捷生活。

  “谢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快,现在不用再在村和社区之间两头跑,方便多了。”前来办事的陈先生向城南小区工作人员道谢。在各社区(小区)便民服务大厅,模块化设置党建、司法、民政、残疾、信访、就业、医保业务等办理窗口,规范办事流程,减少受理环节,让群众办事实现“一站办好”。在72名社区(小区)网格员为群众“服务上门”的同时,利用微信群和网格QQ群,及时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办事程序,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和为民服务网络,为群众释疑解惑,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做“乘法”,促“治理”变“自理”

  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大合唱”代替“独角戏”,做好社区组织社会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分类治理精细化三道“乘法”。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家,2020年以来,开展宣讲教育、邻里守望、扶贫帮困、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170余场次,覆盖群众1.3万人次。修订《社区(小区)居民公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邻居”“好婆婆”“好儿媳”等美德善行推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小区成立后,党员干部亮身份上门服务,干群之间更配合了,广场上周周有活动,大家业余生活变丰富了,有了物业的进驻,停车不难了,处处干净了。”丰产新村小区负责人刘玉军说。

  做“除法”,化“怨气”变“和气”

  围绕“党员管理”“居民服务”“小区社会治理”“物业服务”“小区环境整治和城市创建”五大职能转移,滨江镇从尊重民意消除群众怨气、保障民生消除矛盾隐患入手,做好社区治理的“除法”。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开展“网格大调解”,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双网融合”,由网格党员担任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治安“协管员”,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四会组织”面对面回应民情,有效消除矛盾纠纷,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为居民创造居住安心、出门放心的平安社区。城南小区居民普遍反映,小区成立后,干部和群众之间沟通次数增多,大家相处比以前明显融洽,有事大家商量着干,邻里矛盾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