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江苏泰兴:激活文化遗产 “老树”发“新芽”

2022-11-25 作者:程鹏 朱蓉 浏览次数:

    十一月的江苏省泰兴,空气里裹挟着丝丝凉意。而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兴花鼓骨干培训班内,却暖意融融。男同志提着灯笼,女同志打着莲厢,和着不断变换的队形,“喜鹊登梅”“古树盘根”等经典动作被演绎得优美灵动……30余名大学生通过培训夯实了基本功,动作要领也有了“质”的飞跃。

活态传承,非遗绽放绚烂光彩

    今年以来,泰兴市组织鼓儿书非遗知识培训、银杏根雕等10余场有声有色的活动,民间传承人组成教学队伍,现场传授非遗知识和技艺,让非遗之花滋养学生心田、让非遗之美融入百姓生活。“泰兴劳动号子”“泰兴杖头木偶戏”“广陵插画”走进中小学课堂,《季三鞑子的传说》等优秀民间文学列入乡土教材,非遗传承的队伍逐渐壮大。

    依托非遗购物节、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日等载体,泰兴本土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到学校、社区、景区、工厂、广场。目前,泰兴共有各级非遗项目71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人,5家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该市将继续加强非遗技术、资金等扶持力度,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前浪后浪全方位培育人才,解决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断代问题。

握指成拳,聚焦文旅共建共融

    泰兴市加快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财产”。通过提档升级,丁文江故居、何氏宗祠,成功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祁巷村创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将泰兴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元素相融合,发展夜游、夜娱、夜演等旅游新形式,泰兴三馆、丁文江故居等历史景点,串联成特色文旅线路,再现文化名人生活轨迹与逸闻趣事,培育别具特色的“打卡地”。2022年上半年,该线路已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银杏砧板、泰兴江沙蟹等泰兴特产被销往世界各地。在文旅融合下,城乡生活扮靓,文化遗产带来的福利惠及千家万户。

鉴往知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经过四个月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普查与专家评审,泰兴市公布了云溪书屋楹联石刻、曹德卿墓等10处泰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检查和演练,同时完成黄桥战斗旧址消防改造工程验收、泰兴市博物馆数字化项目保护,玄坛庙古戏台修缮、奎文阁和鲲化池维保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的保护工程正加快实施。

    文物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泰兴市不断推进文物修缮保护、深挖文物资源、探索数字赋能等举措,让文物“火起来”。组织讲解员参加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遴选活动,讲述《沈毅的手提藤包》《黄桥烧饼歌手稿》等革命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泰兴红色故事。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让更多泰兴文物登“云”见日,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拓宽文物保护新路径,泰兴市文博中心被评为2022—2023年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