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泰兴 > 正文

泰州泰兴:从躬耕到智种

2025-07-04 作者:何妨 何竹寒 季天舒 浏览次数:

高效便捷的机械化插秧,正推动农耕文明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日前,记者走进分界镇长生社区,亲身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插秧场景,探寻乡村振兴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智慧与魅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千年古诗曾是大家对农耕文化的最初想象,今天我在分界镇长生社区,和大家一起体验插秧。”记者何竹寒在现场介绍道。

长生社区居委会主任丁书霞今年48岁,谈及儿时的插秧经历,她感慨万干:“那时候老百姓比较辛苦,全部是手动插秧,不像现在有机械化助力。”随后,丁书霞带着记者挑选适合机插秧的秧苗,“手工摘秧苗时,每个要挑三到四棵,机插秧的秧苗都连在一起,需要掰开。”准备好秧苗后,二人下田体验手插秧。丁书霞耐心指导:“插秧时,手要成拇指状,手指尖向下插,把根完全埋到泥里。”体验过程中,记者笑言:“其他还好,就是脚都快拔不出来了。”

农机手刘松江表示,虽然如今有了机械化设备,但农民对农业的认真与付出并未改变,“我们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忙到晚上八九点。现在三台机器,一个人一天能插50亩左右。”

数据显示,当前,泰兴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今年以来,已发放农机购置补贴355.603万元,补贴农户257户次,补贴机具372台套。“藏粮于地的智慧,正让土地生金;藏粮于技的密码,正让稻香飘得更远。乡村振兴不是告别土地,而是让千年的农耕文明,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些弯了千年的脊梁,终将在时代的丰收里挺得更直。”正如记者何竹寒所言,在科技的助力下,农耕文明正书写着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