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专栏——社会保险扩面增量 惠及全市人民

2008-11-09 来源:泰兴电视台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政策覆盖城乡各类群体,人人享受社会保障”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助”。

    11月8日上午,市社会保险处的工作同志来到河失镇河头居委会杜庄三组燕雪兰的家中,将办好的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交费卡和银行卡送到了她的手中。燕雪兰不久前申请参加农村保险,她和丈夫每年交纳1000元,年龄大了就可以享受每年1400多元的养老补贴。

    我市去年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以后,河失镇河头居委会杜庄片2000多农户,已经有1800多户参加了保险体系。根据各户不同的情况,新农保推出了不同的保险类型,让农民能够迅速享受到参保的实惠。河失镇河头居委会杜庄居民沈寿山说:“我一次性交了7500元,我现在也拿到69元7角,等于就是70元,想想还是蛮划算的。”

    1992年,我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16周岁以上的农村男女均可以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但是,由于这种旧农保政府不补贴,保金不增值,对农民的实际保障能力还不强。河失镇河头居委会会计站长陈玉健说:“过去的老农保,额度小,只有2元一个人一个月,所以到最后拿到的钱起不到保障的作用。”

    2006年,我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始实施新农保。新农保加大了对农民的补助扶持力度,政府每户补贴超过100元,保金根据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调整,一张保单保全家。工作推开后立刻赢得了广大农民的青睐,覆盖率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机关、事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1986年代开始,交纳基数逐年增加,保障能力迅速增强。南极集团副总经理汪立庆说:“改变了过去职工养老由企业大包大揽的格局,实行社会共同负担,企业甩掉了包袱,同时也为构建良好和谐用工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到2005年之间,通过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全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近12万人,累计农保基金8000多万元,2000多人领取养老金。 2007年到2008年9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市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了14万人,征收保险费1.3亿元,已经支付养老金691万元。

    泰兴市社会保险处主任唐建群说:“一是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由过去单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展到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社会保障的水平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逐年增加,医疗保险报销额度逐年上升。”

    58岁的陈国栋在市人民医院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由于身患重病,他每年住院治疗10次左右。长期治病,带来了巨额的医疗费用。退休工人陈国栋告诉记者:“一年都要给十几万元,这是国家有医保的,没有医保的话就……总像这一个疗程,七千几百元钱,自己只要给一千几百元。”

    陈国栋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支持下,才没有走上因病致贫的道路。我市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起步早,但是覆盖率一直不高。2003年以后,我市加大了对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的强制力度,仅2003年一年就吸纳1.2万名破产特困企业退休职工参保,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已经超过90%。

    数字链接:

    截止2008年9月份,全市企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支付保金1亿元;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万人,支付养老金2.4亿元;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4万人,支付保金800万元;机关保险9500多人,支付保金4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