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大走访大落实专栏——小小藤条编织“致富梦”

2017-02-23 浏览次数:

  在姚王镇王家堡村村办公室隔壁的简易厂房内,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忙着编藤制品,使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
  今年70岁的鲁祝生是姚王镇王家堡村村民,因股骨头坏死,一般农活无法干。
  “去年4月,村里办起了编藤加工点,镇村干部上门动员我,到村里的编藤加工基地务工,先免费学技术,技术熟练了,一天保证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在王家堡村编藤加工点,鲁祝生笑言,起初半信半疑,来了之后才知道是真的。
  镇和村里请来远大家俬的曹金祥师傅现场传授编藤加工技术。“熟练了,一天编两张藤椅没问题。”曹金祥师傅教这些特殊“学徒工”特别耐心、细心,刚开始鲁祝生学得吃力,曹金祥师傅手把手教他,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现在鲁祝生渐渐摸到了“门道”,做起编藤加工得心应手。
  村民周石斤患肌肉萎缩症,妻子也身患重病,儿子刚参加工作,全家仅靠儿子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村里的编藤加工点办起来后,周石斤将椅子带到家里加工,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到妻子,一举两得。
  “不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是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公司化整镇推进编藤加工项目精准扶贫,是我们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姚王镇党委书记成文蔚介绍,作为城郊镇,姚王这几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喜人,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18个村(居)集体收入均超过30万元。但对照新一轮扶贫标准,全镇尚有764户1250人年收入在7000元以下,这些人大多是“老弱病残”,且无一技之长。“帮助这些人脱贫致富,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大走访、大落实,摸清楚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后,姚王镇明确由镇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牵头,成立了公益性质的兆丰科技(泰兴)有限公司,携手远大家俬,在全镇18个村(居)建立户外家俬编藤加工点,定向精准帮扶这些“老弱病残”人员及其家庭,通过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规程操作、统一领料加工、统一验收送货、统一资金结算,形成了“龙头企业+公司+加工点+农户”的扶贫工作新机制。
  据了解,兆丰科技公司及所属18个加工基地在确保全镇相对低收入家庭人员应进尽进、应帮尽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吸纳一定数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从事编藤加工,以形成规模效应。个人从事编藤加工,按远大家俬的内部工效定额,按件计酬,据实发放,打卡到人,月结月清;远大家俬支付的相应管理费全部返还给村(居)加工基地作为村(居)集体增收;兆丰科技公司上规模后形成的赢利,以及国税开票销售税收返还将用于全镇“二次扶贫济困”。
  【记者感言】
  脱贫攻坚不是单纯地“输血”就能完成,关键是要把准扶贫对象的“病脉”,进行“造血”式的精准扶贫。姚王镇党委政府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远大家俬编藤加工需要劳动力,且工作场所不固定的特点,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各方联动,推动相关贫困户就近就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有效、长期的脱贫,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有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多走访、多调研、多思考,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真正打通扶贫攻坚的“最后一米”,真正实现不让一名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的目标。
  姚王镇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过程中,对脱贫攻坚的理解深刻,各项措施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功也在精准,用小藤条编织出了“致富梦”。

记者 蒋凯 王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