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市人大:督办畜禽养殖治污 改善村庄环境

2018-01-07 浏览次数:
  (记者 李鑫)2017年,市人大顺应群众期盼,督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督促政府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扎实开展试点。为今后整市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打好基础。目前,我市畜禽治理工作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新街镇河西村四组养殖户叶桃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他的猪场有300头猪,而蓄粪池仅能容纳200头猪粪便。那多余的粪便怎么办?田头调节池,解决了他的烦恼。近日,记者在叶桃的猪场看到,叶桃正和村里的粪便拖运员一起将猪场内多余的粪便装运上车。经过改造的畜禽粪便处理拖拉机,能够将粪便从蓄粪池抽取到拖拉机储存桶内,再运送到村田头调节池里。叶桃告诉记者,有了这个田头调节池,一直头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真的非常方便。
  今年河西村被列入畜禽治理试点村,共建立了37座田头粪便调节池,并指定专人运输,让畜禽粪便有了去处,养殖粪污直排现象大大减少。试点村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镇村干部用在调解畜禽养殖污染纠纷方面花的精力少了,邻里之间因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矛盾变少了,畜禽粪污信访量也明显下降。
  作为生猪养殖大市,我市生猪存栏量居全省第五。多年来,为全市农民增收作出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为切实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市人大牵头对全市畜禽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广泛讨论并征求意见,研究落实适宜我市市情的畜禽治污方式。2016年和2017年,我市选择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比较严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18个村开展集中整治;按照“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在非规模养殖场(户)密集区,主要推广“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用”畜禽粪污治理模式,解决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两年来共建设田头调节池777个,并积极探索乡村统一管理、市场化运营等运行模式,由村集体确定服务组织,保障工程有效运行。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拿出1000万元专门用于试点工作,按每亩每年15元标准补贴给18个试点村的服务组织。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2017年6月,我市被农业部和财政部确定为“2017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事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市人大监督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原则,优化养殖方案,分期、分批治理好畜禽养殖污染,还老百姓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