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工业生产:从“人工”到“智能”

2018-12-06 浏览次数:
  (记者 蒋凯)从简陋厂房到现代化车间,从人工操作到智能化生产,改革开放40年来,泰兴的工业生产不断更新换代,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机械化生产、智能化车间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几天,江苏南极机械有限公司正在举行建厂五十周年成果展,在一张老照片前,金工车间工人王如芳停下了脚步,照片中的这台机床,就是他使用的第一台机床,对比新旧场景,他不禁感慨万千。那时候只能加工简单的小型产品,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就比较难了,就算是加工出来,也容易造成返工现象。不光是精度问题,操作复杂导致生产效率比较低。
  南极机械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主要生产铁钉等渔业五金,装备手段从抡锤打铁到改装废旧车床,实现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的转变;1992年,成立申泰船舶机械制造公司,新增了镗床等各类生产设备50多台套。这一年,王如芳走进公司,成为了一名机床操作工。在南极机械工作的26年里,王如芳先后换了三台机床,一台比一台先进,他现在使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镗床。“现在的机床带有数显、校正工具,量尺寸时一目了然,操作起来也简单,只要控制几个按钮就可以了。”王如芳说。
  除了增加需要人工操作的设备,近年来,南极机械新增了焊接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各类智能化、高精度、自动化设备250多台,把工人从重复低效率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大投入带来了大回报,南极机械从50年前的300元起家,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船厂,并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飞速发展,我市机械制造行业由手工、半机械化操作逐步过渡到自动化生产,并转向智能化制造。
  紧跟形势的企业,泰兴还有很多家,比如蓝电环保公司生产车间,焊接机器人挥舞焊枪,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根除尘设备阴极线的焊接。而在过去,一个人一天只能焊接一根阴极线,整体焊接效率提高了十倍有余,提高了产能,订单也能及时消化,这让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泰兴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节约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近三年来,在泰兴竣工的160个机电产业项目中,80%以上都应用了智能化设备。虹安精密机械的产品全部由机器人和加工中心设备来完成,10多台机器只需配备一个人工操作;中智电力科技完全从德国、日本进口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目前,我市机电行业规上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0%,拥有自动化流水线160套、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
  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然离不开企业对更高效率的追求,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泰兴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机器换人,实现低端换高端,手动换自动,人工换智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化解发展瓶颈,推动工业由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记者感言:
  在改革开放的强大推动下,工业发展越走越快,越走越远。告别人工生产,机器换人、智能化生产……这些都成为工业自我革新的代名词。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双向融合的主攻方向,广大企业要进一步抢抓机遇,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提升生产制造水平,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工业再提质、发展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