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做好“生态+”文章,让绿意长江奔涌而来

2020-06-01 浏览次数:

  (记者 周冰 通讯员 曹济兵)连日来,在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施工人员加紧扫尾施工,现场生态、人文、自然特色跃然纸上。
  为大力弘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我市在滨江污泥堆放原址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努力唤起全市上下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的一部分,占地约23亩,主要包括生态涵养池、科普展示廊以及绿化种植,整个工程在5月份全部完工,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部分树木的补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项目负责人尹雪峰说。
  “我市濒临长江,有24公里沿江岸线。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要求,我市迅速行动,划出50%的岸线实行永久性保护,实施12公里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先后拆除6家船厂,回收23个鱼塘,拆除3家企业,实施场地修复、植绿建园。一系列雷霆行动,正让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市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马书宁介绍,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示范工程,是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的重点工程,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2019年,各施工单位顶风雨,冒酷暑,战严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6月底完成了江堤全线的改造,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一带三区多点的大江风貌已具规模。
  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这是群众的共同期盼。为保障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我市狠下决心,以霹雳手段向落后产能、污染企业“亮剑”,也使得临江美景成为看得见的“诗意”。2019年,我市共接待来自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及参观考察团达150多批次。生态廊道工程在全省长江经济带现场观摩会、省林业工作现场会、泰州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都做了样板展示,扩大了泰兴知名度,工程已经真正成为泰兴生态文明的亮丽名片。如今,原来饱受诟病的忙乱码头已经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拆除码头设备的部位栽种了一排排绿化树,岸线生态正在恢复中。近日,在福建工作的顾留章回到老家虹桥,来到虹润湿地公园,凭栏眺望,目之所及,江水滔滔,烟波浩渺,一派休闲风光。“听说现在沿江做了一些生态修复,但还没来看过,所以借回家这次机会,来江边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果然变化很大。现在,我也会发一些微信微博,让外面的朋友了解一下我们泰兴有江边这么漂亮的风光,也算替家乡做一些宣传吧。”顾留章说。
  在重点打造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的同时,我市还坚持“江、岸、村”的系统治理思维和“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振兴”的工作理念,启动建设长江生态廊道拓展区。该项目核心区域西至江堤,东至沿江大道,南至虹华路,北至天星港,面积约15平方公里,涵盖滨江镇新星村、芦碾村和虹桥镇崇福村、六圩村、广福村、三桥村。
  “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过程中,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和‘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绿色发展、全面振兴’的工作理念,从打造健康支流、系统增加绿量、改造低效农田、整治公共空间、优化配套服务、发展美丽经济等六个方面,加快实施农田林网建设、道路整治、河道整治、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工程,不断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各类社会治理,真正实现拓展区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龙说。
  走进当季的泰兴长江沿岸,昔日散乱的码头被绿色景观覆盖,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后,变身“花园式”工厂……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部署和省市各级部署要求,我市着眼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加法与减法、治标与治本的关系,用好长江大保护“辩证法”,还长江一江碧水。
  “绿意”长江,在新理念指引之下奔涌而来,也正成为新时代泰兴图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