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2022-05-03 浏览次数: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泰兴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图片

  《行动计划》明确泰兴未来三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过程、全产业链、全供应链改造升级,引导骨干企业树标杆做示范、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园区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图片

《行动计划》 指出
  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策引领、社会参与,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抢抓三年窗口期,汇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纳全市之才,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智改数转各类关键指标排名进入苏中地区第一梯队。
  ■ 整体水平上,推动规上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
  ■ 转型基础上,大力实施生产管理精益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推动机器换人、业务数据上云,累计实施智改数转项目600个,应用工业机器人360台(套),建成5G基站1200座;
  ■ 标杆示范上,分梯队培育标杆示范,引领制造模式转型,累计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4个。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离不开智能化、数字化赋能。

  放眼全国,各地纷纷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市工信局局长丁晓江介绍,将聚焦全市六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精准服务对接、分类推进实施、协同创新提升“三大工程”,统筹推进“九项行动”,确保智改数转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01   精准服务对接工程

  画像诊断服务行动,2022年实现全市规上企业智数画像全覆盖;到2024年,累计智改数转诊断企业400家。

  应用推广服务行动,分行业区域举办标杆观摩、供需对接、学习培训等活动,每年开展5场以上,并累计推荐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入选省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6个。

  网络强基服务行动,推进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健全工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部署10G-PON端口数900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注册企业数600个,新增工业信息安全星级防护企业7个、实施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的重点企业3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5个。

图片

02 分类推进实施工程

  管理体系导入行动,鼓励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打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纳入市长质量奖评选条件;鼓励建立首席数据官(CDO)制度,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推动60家企业精益生产管理取得显著成效,30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3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认证。
  智数项目投入行动,鼓励新建项目加大智数投入力度,壮大增量;支持现有企业围绕安全、环保等加大改造力度,做优存量;支持企业围绕智能装备、首台(套)重大装备开展技术攻坚。至2023年,智改数转项目投入覆盖亿元企业80%以上;2024年,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
  上云用软嵌入行动,鼓励中小企业应用云产品,上云上平台;鼓励企业加快业务软件化,开发工业APP。累计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110个,推广应用工业APP75个。

图片

03 协同创新提升工程

  标杆企业打造行动,累计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4个、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2个,力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取得突破。
  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发挥“链主”“链核”企业资源整合优势,发展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支持建设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协作平台,鼓励汤臣、泰隆等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赢胜节能“能点云”平台功能拓展和应用创新。
  园区智慧转型行动,加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招引力度,累计招引项目6个以上;加速园区智慧转型,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打造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智改数转”应用创新体验中心等;力争省级智慧园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取得突破。

  为确保主要目标实现,我市成立了智改数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库、专家库、资源库,成立市镇两级工作专班,将智改数转指标纳入六大产业集群强链、高质量发展、质效大提升、亩均论英雄等工作中同部署、同考核。同时,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补助、积分、贴息、政策辅导等多种方式给予企业支持,并支持高质量企业优先上市;加大对智改数转人才招引、支持、培育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和竞赛力度,优化职教院校学科专业,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共建实训中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