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只此青绿 见证十年攻一役

2022-10-21 浏览次数:

  旭日东升,大地初醒。在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开始新一天的“发电”;在城区21公里“双水双河”滨水步道,人们迎着朝阳奔跑,跑出了又一天满满能量;在乡村,“六位一体”工作人员开始保洁村主干道……

  从化解历史累积性环境问题到打造绿色发展标杆,从守好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到“美丽宜居”,泰兴“十年一役 只此青绿”,不仅用一组组数据见证生态环境蜕变、演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乐章,更让老百姓在天蓝、地绿、水清中不断新添获得感。

  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0.3%、同比上升4.1 %,创近十年来最好水平。今年1—8月份,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位居全省63个县(市、区)第八。

攻坚污染防治,让“蓝天碧水”刷屏“朋友圈”

  即查即改、即知即改,抓好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到今年8月份,2016、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各类巡视巡察交办的356件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353件。今年开展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60件信访,完成整改53件。

  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到群众反映投诉个案,从鼻闻眼看之污到地下生活污水管网,从“一企一策”治污到行业共享“绿岛”……10年来,我市统筹地上与地下、岸上与水里、城市与农村,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今,蓝天碧水已成为市民“秀”在朋友圈的“常客”。

  为了河更“清”,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工业园区(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消灭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行政村70%以上;加大“查、测、溯、治”系统治理,加强重点断面、入江支流的水质监测预警。截至8月底,先后高标准建设幸福河湖266条,疏浚整治农村河道309条,打造生态河道137条。

  为了提“气质”,推进“散乱污”治理,推动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建立铁塔高空视频监测系统,对各类污染源精准溯源、及时预警;强化VOCs治理,55家化工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修复,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超过98%;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 24小时监控扬尘污染防治。

  为了土更“净”,开展固废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成40万吨一般固废填埋场,危废焚烧处置能力达8.5万吨/年、危废填埋能力达6万吨/年。强化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一般固废全生命周期管控试点。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废旧农膜、药肥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分别达88%以上、90.5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加快“碳”索转型,为产业高质量注入“绿基因”

  10年来,泰兴坚持久久为功、保持恒心定力,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硬仗”。

  特别近年来,抢占“绿”先机、加快“碳”行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正以发展方式的“脱胎换骨”赢得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以“壮士断臂”勇气倒逼化工产业优化提升。累计减少化工生产企业80家,其中沿江一公里减少25家,沿江一公里区外化工企业已全部淘汰关闭,化工企业入园率达97%。

  为提高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泰兴深化“三线一单”应用,严把产业政策关、亩产效益关和环保准入关,推进项目质效“三比一提升”。深入实施产业强市特色发展“123”工程,以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高端化攀升。充分用好限产豁免、资金补贴、绿色金融等激励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技术产品、绿色供应链示范创建。至目前,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省级绿色工厂6家和省级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1家。

  “10多年持续的环境治理,让公司不断尝到减污增效的甜头。如今,公司每天送往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再处理的工业废水已由2012年的2000吨降至200余吨。”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卫华介绍,2021年底,公司还以每吨140元的价格,将1万吨标煤的碳排放指标卖给了园区的另一家骨干企业用以新上项目。

  围绕打造碳达峰先行区,泰兴经济开发区的限值限量管理走在前列:探索建立排污权收储机制,将腾出来的排污指标优先用于重大项目建设,或者纳入排污权交易;加快“工业气体岛”项目建设,通过集中供能,变单个企业“小灶”为园区“集成灶”,每年节约能耗30%以上;依托国电公司50万吨级碳捕集装置,尝试开发碳封存、碳利用……

聚焦“美丽宜居”,绘出“美美与共”生态工笔画

  今年9月23日,“中国美丽乡村”祁巷村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活动主场,向全省展示了泰兴“美丽的丰收、丰收的美丽”。

  从东部乡镇的美丽乡村到中部城区的公园“氧吧”、西部滨江的圩田风光,泰兴“绿富美”的实践生动演绎着。2020年全域范围内所有庄台均达到整洁村标准,至目前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个,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46个。

  近年来,我市全面提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大力实施6大类58项创建重点工程,为打造产城融合、“三生”协同的标杆城市筑牢生态屏障、增添多彩美丽。

  为把长江泰兴段打造成长江大保护的示范样板和绿色名片,12公里长的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建成开放,长江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天星洲生态经济林建设及湿地修复工程竣工,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江风貌、滨江绿廊、圩田风光。至去年底,完成长江岸线洲岛造林3160亩,恢复湿地3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得益于生态变美,沿江2万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车厘子种植、800亩“水稻+”特色种养、1700亩稻田花海等项目也已建成达效。

  东郊森林公园、龙河湾公园、羌溪河城市公园等新公园建成开放,泰兴公园、仙鹤湾风光带改造提升竣工,“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更让“推窗见绿、出门游园”成为享受。聚焦打造“宜居泰兴·幸福家园”、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实施“城建惠民”三年行动,在打造如泰运河、羌溪河“双水润城”以及众安港、星火中沟“双河”景观的同时,完成21公里全民健身步道贯通改造建设,城区“10分钟公园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