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我市收看收听泰州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2-11-30 浏览次数:

  11月28日上午,泰州市召开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掀起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泰州市委书记、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朱立凡主持会议并讲话,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万闻华作工作部署。我市市委书记张坤,市长刘文荣在泰兴分会场收看收听。

  朱立凡传达了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精神,要求全市上下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朱立凡指出,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了一揽子综合性、集成性支持政策,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历史性机遇,标志着泰州大健康产业迈上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自觉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努力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深刻认识到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必须抓牢的制胜关键,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真正把大健康产业锻造成决胜当前、制胜未来的“杀手锏”;深刻认识到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必须回应的民生关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朱立凡强调,要准确把握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遵循,自觉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泰州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谋划,加快把大健康产业的先发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整体优势。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泰州高度,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对标发力,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要在部署推进上体现谋划深度,让外界提到大健康就想到泰州,多做一些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前瞻性思考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干出高质量的成效。要在空间布局上体现视野广度,对内形成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核心,沿江健康制造板块和里下河生态康养产业基地为“两翼”,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为“支点”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对外融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积极与国内外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开展合作,打造富有泰州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朱立凡指出,泰州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到“十四五”期末,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要向目标聚焦,向目标用劲,精准发力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链式思维塑造最强实力,培育一批“链主”“链核”“链源”企业,提升产业链“关键单元”制造力、牵引力。要以融合思维激发最强动能,既要注重大健康产业本身的价值链形成和提升,也要加强大健康产业在多个领域和地域的融合发展,切实把技术创新的潜力、数字经济的动力、服务业的助力、城市的活力更好地激发出来。要以创新思维构筑最强支撑,推进医、产、学、研、政协同创新,大力支持企业参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团体、行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活动,进入国家药品审批评价体系,努力成为大健康产业领域的主导者。要以客户思维培育最优生态,助力企业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实现政府资源效益最大化和公共服务最优化,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朱立凡强调,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一把手”亲自抓,条块联动抓,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各部门要把发展大健康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这些政策谁来享受、怎样享受、如何评估、如何再深化,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应。各市(区)要找准目标定位,结合区域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共同支撑起全市大健康产业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

  会上展示了大健康产业热力图。泰兴重点发展高端原料药、未来食品和美丽产业,加快形成沿江地区化学药新型制剂、原料药、现代中药和功能性保健品等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777亿元。

  张坤在发言时表示,将按照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健康制造业发展,同步提升规模体量和发展质量,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根基,奋力成为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要抓产业提质,增强健康制造业整体实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谋划健康制造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全力攻坚突破提升,全力做大做强做优。要抓创新提能,增强健康制造业内生动力。深化创新型县市建设,更大限度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持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要抓服务提优,增强健康制造业发展张力。聚焦区位条件、硬件基础、治理能力,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强化要素支撑、营造良好环境,为健康制造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