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市人大:守护碧水清流 共绘生态画卷

2024-01-03 浏览次数:

  清澈见底的河岸边,麦冬、三叶草等护坡绿植生长旺盛;河边的议事亭环境优雅,村民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议事、聊家常;王湖河边的彩虹大道干净整洁通向远方……虽是寒冬时节,行走在济川街道王坔村,这里河清岸绿路畅。在村民眼里,村里的河道经过一番番“洗礼”,正化身成一条条优美的彩带;在村民心里,河道、绿化和道路都有人管,净水潺潺流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聚焦水环境整治,近年来,济川街道逐步制定完善了“循环线建设计划”“庄台环境提升计划”“水环境提升计划”等远期发展目标。通过项目整合,先期在王坔村投入800余万元对王湖河、周王河等中沟进行河道整治和绿化配套。街道各村(社区)发动更多力量参与河道管理,探索“三长合一”、“以河养河”新思路,做好水环境治理。济川街道水利站站长吴建介绍:“河长、路长、林长‘三长’联席办公,办公效率提高了,以前问题都要几个部门去处理,现在只要一张交办单就能全部解决。此外,我们还通过增殖放流方式,实现河道管护的经济效益。”

  泰兴因水而生、凭河而兴。河道管护不仅事关长远发展,更情系群众福祉,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实现群众对碧水清流的愿景,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我市河道保护管理工作,把河道管护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推动政府以农村“活水”工程为基础,以生态河道建设、幸福河湖打造为载体,实现“全域化”整治、“全闭环”维护、“全方位”利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

  在水环境治理中,城市水体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与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人文景观建设获得群众的称赞,沿河步道串联起文化广场、主题公园、亲水平台,为市民提供休憩漫步、亲水休闲的空间。前不久,在羽惠河西侧、市气象局东侧,一条崭新的健身步道建成投入使用,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慢行、健身。据了解,为发挥“双水润城”生态景观在推进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我市启动了“双水润城”活力提升以及配套设施工程,全面贯通健身步道,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市民满意度。

  “三长”治河,河清岸绿,这是我市全面深化水环境整治的一个生动实践。这背后,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为河道治理提供的有力保障。紧盯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泰州市河长制工作条例》,为生态环境保护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与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向,高位推动河长制工作,听取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全市河道管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将河道管护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河道管护成效,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治理、打造特色。充分发挥水域经济效益,积极探索中沟、庄河规范化养殖模式等建议。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抓细抓实跨界河道共建共管和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全面创新河长履职制度、专项整治制度、督查工作制度等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延伸河长制内涵和外延,有力促进全市河湖生态持续改善。河长述职、民间河长、“积分银行”管护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涌现。全市高标准完成166条幸福河湖建设任务,全方位擦亮泰兴市“河你河我·共治共享”工作品牌。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蒋余谋表示:“我们局以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为动力,坚持推深做实河长制,强化河道管理和保护,持续开展生态河道建设,打造幸福河湖,全市河道水环境持续改善,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我市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连续五年在省级考评中获优秀等次,生态河道覆盖率、幸福河湖建设均位列泰州第一。”

  记者感言:几年来,市人大开展“两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上下联动找准问题症结,督促相关部门整改问题……一项项务实的举措,打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助力生态环境改善的“组合拳”,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水环境治理“实效答卷”。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站在新起点,市人大将持续聚焦水环境治理热点、难点问题,群策群力积极贡献各方面智慧,监督政府不断创新工作形式,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为全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