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化项目招引建设工作机制,更加突出市级统筹、条块结合—— 加快形成“全域全员全力”招商格局
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产业发展是根基命脉,项目建设是源头活水。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项目招引建设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锚定“逐鹿苏中勇当排头、跨江争雄奋力赶超”目标定位,聚力“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以高质量项目之“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打牢坚实基础、提供强劲支撑。 据了解,该《实施办法》共涵盖6项机制,18条具体举措,是2022年项目建设“六个统筹”文件的升级版,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发展导向、强化全市统筹思维、持续优化项目招引建设机制,全力营造大抓项目、共抓发展浓厚氛围。 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招商活动就无从有序开展,达不到预期效果。优化后的项目招引建设工作机制,更加突出市级统筹、条块结合,加快形成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全域、全员、全力”招商格局。其中,市级统筹,加快实体化运作市级投资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统筹做好各类要素保障,优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项目招引信息有效性、落地转化率、产业关联度和科技含金量;条块结合,“条”就是市领导领衔六个产业专班,聚力17个细分赛道,全力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块”就是六大招商单元,打破空间壁垒、信息屏障,抱团作战、聚合力量。 在此基础上,还将优化项目推进机制,突出招引重点,引进更多“大而强”“新而特”“小而美”项目,突出集群集聚,支持区镇、区区“双向飞地”,突出质效评估,坚持“四量一化”评估标准,对“大而强”项目和“小而美”项目,实现差别化评估。优化要素统筹机制,坚持要素统筹配置、分类保障供地、节约集约发展,园区层面加大重大项目用地计划保障力度,对“三比一提升”等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实行“免申即享”;镇街层面探索土地要素差别化保障模式,优化全程服务机制,优化项目帮办服务、审批流程、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单月过堂会办、双月督查协调、季度通报分析、半年观摩述职、年度考评奖惩”工作机制。优化支撑保障机制,深化开发园区改革,锻造硬核招商队伍,完善基金运作管理。优化考评激励机制,实行分类型考评、按层级激励、差别化考核,以考评项目招引建设的真实度为重点,分行业、分类型落实牵头部门考评责任、细化量化考评标准,建立六大专班项目招引“流动红旗”制度,定期组织六大单元“招商擂台比武”,坚持以过程跟踪推进结果管理、以工作实绩作为检验标准,对开发园区、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实行差别化考核,以招商引资新成效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