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教育 > 正文

“一校一品”,让美德养成——全市学校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

2014-12-16 浏览次数:

  (记者 张伦)12月2日,2014温州•第五届全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现场会召开, 我市黄桥镇中心小学在会上以《精细文明礼仪规范,打造养成教育特色》为题作了经验交流, 得到了在场专家、代表们的肯定。

  养成教育是黄桥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该校将“八礼四仪”教育融入养成教育,深入开展“推广文明礼仪,‘红马甲’志愿者行动”教育实践活动。用孩子教育孩子,用课程教育孩子,用活动引导孩子,用校园文化影响孩子,让孩子们成为教育的受益者和推动者。

  今年以来,我市将“八礼四仪”教育列入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在结合本市实际、 精心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出台专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未成年人学礼、懂礼、守礼、践礼的浓厚氛围。全市140多所学校各自建成独家德育品牌,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格局。

  由校内到校外,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一句话点破教育的真谛,教育无处不在, 不受校园围墙的限制。

  为加强未成年人“八礼四仪”教育,我市织就学校、家庭、社会全教育网络,让未成年人礼仪文明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教师是学生文明礼仪的示范者和领路人,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我市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集中开展“学校向社会承诺、教师向家长承诺”活动,全市140多所学校、1万多名教师与10多万学生家长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党员教师进社区”、万人帮困助学“阳光行动”。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导师。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言谈举止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在市各家长学校,“八礼四仪”培训班期期爆满,家长在学礼仪讲文明的路上争先恐后;黄桥镇中心小学设计的《养成教育行为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每天由家长根据学生在家表现如实填写。同时,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与家长共同助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市育红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文明一家人”活动,向广大家长发出文明礼仪倡议,邀请家长们积极参与到礼仪实践活动中来……文明礼仪教育正走进千家万户。

  《济川讲坛》是我市在电视台开设的一大品牌节目。市文明办会同市文广新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在电视台开播《济川讲坛》,并刻录礼仪道德宣讲光盘5000张,编印《做一个讲礼仪懂道德的人》知识读本7.5万册,免费发放至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级机关各部门以及市各学校,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礼仪道德的普及教育。

  作为宣传舆论的主阵地,市各新闻媒体也纷纷开辟专题专栏, 加强专题策划, 解读 “八礼四仪”教育内容,刊播“八礼四仪”公益广告,介绍各校开展“八礼四仪”教育的特色经验和做法,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

  由普及到独创,形成 “一校一品” 格局

  近日,全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市滨江实验学校召开。会上,该校关于开展“儒雅教育”的工作汇报赢得了阵阵掌声。

  该校是一所刚组建三年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地处城郊,区镇发展快,人口流动大, 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多,留守儿童多,学生年龄跨度大,生源环境复杂,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挑战。两年来,学校以“儒雅教育”为特色,以评选校园“儒雅学生”、“儒雅教师”为抓手,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儒雅实践活动,学生知儒习雅,践行礼仪,思想道德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生动活泼,蓬勃发展。今年,学校还在“儒雅家庭”上做文章,进一步放大儒雅教育的“蝴蝶效应”。

  “实践证明,通过儒雅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形成学风严、教风正、文明高的喜人发展态势,过去想方设法去城里上学的学生开始返回,出现由城返乡的回流现象。”对此, 滨江实验学校校长叶济生倍感欣喜。

  介于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存在着差别,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须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此,我市在抓好全市8所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的基础上,紧扣“八礼四仪”教育要求,要求各校结合自身特点,精心打造各自的亮点和品牌。

  市蒋华小学借助道德模范刘绍安的“家乡人”优势,成立了“刘绍安中队”和刘绍安历史研究会,让诚信根植于学生心中;市南街小学创作《孝道之歌》,编写孝道教育校本教材, 组织开展校园“十大孝星”评选,邀请本地孝子贤媳来校现身说孝,打造特色“孝道”教育; 市襟江小学将每年三月确定为“感恩教育月”,通过组织学生诵感恩诗文、讲感恩故事、唱感恩歌曲、践感恩之行、写感恩征文等,精心打造特色“感恩”教育;市第四高级中学连续多年开展“感动学校十大人物”评选,建起了校园百米宣传长廊……

  品牌,在实践中积累,在推广中引领,在运用中升华。如今,全市100多所中小学均建成各自的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品牌,100多品牌熠熠生辉,闪烁着中华礼仪之邦的光芒。

  由教化到实践,小小君子传播文明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始于教化,重在实践。

  “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公共场合不脱鞋;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不纹身、不化浓妆;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吃饭时不吵闹,不独霸食物;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观赏高雅艺术演出时,要着正装……”这些日常文明礼仪,已渐渐成为全市近16万名学生的行为自觉。

  市鼓楼小学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探寻一条既符合校情,又让学生潜移默化渗透传统道德观点、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今年刚上初一的赵锦涛便是该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作为江苏省美德少年,她成绩名列前茅从不骄傲,还常常做助人为乐的小 “雷锋”。前几年,赵锦涛认识了同龄而又不幸的小李(化名)。家住济川街道兴燕社区的小李,自幼父母双亡,性格孤僻,长年与身体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得知他的情况后,赵锦涛主动和他以姐弟相称,并常常要求妈妈书包要买两个,衣服要买两件,书籍要买两套,有自己的也要有小李的。街坊邻居总是说,小李这孩子真有“福”。

  在市江平路小学,爱心小分队成了学生们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的荣誉队伍。爱心小分队队员定期前往附近的一家敬老院,抹桌扫地,帮老人梳头,为老人表演节目。孩子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洋溢在整个敬老院。

  “日行一善小卡片爱心长跑”活动是该校的德育名片。结合“八礼四仪”教育,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日行一善小卡片”爱心长跑专题系列活动方案,向全校同学发出“日行一善” 的倡议。学生一天做一件好事,事情完成后,不论大小都在学生各自小卡片上画一颗“五角星”,到后来做好事成了他们的习惯,从单纯的做好事到关爱他人、关爱校园、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自然到关爱整个社会。

  爱心长跑活动让学生们懂得了爱心的价值,爱心在传递中成长。学生们将这小小卡片推广到社区和其他同学。多年长跑,跑出了一批批“爱心少年”、一户户“爱心家庭”、一个个 “爱心社区”。

  一个很小的动作,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进步。济川小学学生家长杨金英告诉记者,以前孩子有时把垃圾随意扔在地上,现在经过教育后他不但很注意家庭卫生,有时出去玩看到绿化带内有垃圾,他都主动上前捡掉。“孩子有这样的变化,做家长的肯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