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面积那些事儿 买房需谨防五大缩水陷阱
配套缩水 配套相关细节要在合同中详细体现 【案例】张女士看到某楼盘楼书的介绍:小区将设有1.5万平米的高档会所,有室内游泳池等设施。张女士很喜欢,于是当场就买了房。不料会所建成后严重“缩水”,面积不足4000平米,游泳池规模也很小。 【小编说】会所不是房产开发的必备设施,买房者一般也不能据此主张解除合同。许多购房者在签合同时往往只关注房屋情况,忘了约定配套设施等相关条款,导致纠纷不断。专家提醒说,对配套设施的约定要明确详细的责任承担,建议业主在签预售合同时,把会所等相关的条款明确写进合同,如会所的交付时间、所有权归属、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等,同时明确责任承担。 年限缩水 签约前弄清土地性质 分清土地和房屋的使用年限 【案例】2012年年初,李先生买下某烂尾楼续建工程楼盘,买之前他询问了该楼盘土地使用年限,售楼小姐说保证是70年。后来签预售合同时,他发现合同附件《房屋土地状况》备注里写着土地使用期限为1993年至2052年,该房屋使用年限竟不到60年,李先生大呼上当。 【小编说】有许多买房者不太清楚土地使用年限和房屋使用年限的具体区别。时下大多开发商是直接从政府部门受让或从其他开发商那里转让而拿到土地的。买房者买房后,对该房屋所享有的使用年限应为:原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减去开发商已使用的年限。友情提醒下,在看房选房的时候,就要注意问一下售楼处人员,这房子的拿地时间,这样的话,产权年限还剩多少,在拿地时间上加70年就行了。如果售楼处人员连这一问题都无法为你解答的话,那建议还是先别下手购买。另外,小编还想建议买房者在签约前,最好到相关部门就土地性质和房屋土地使用权的起始期限了解清楚。 小编来说说 房子到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缩水了,如果你不是那么在意细节的买房者,那就可能会包容这样的“缩水”陷阱,但如果你是一定的完美主义者,房子与原本想象的稍有出入,便寝食难安,那就要在买房前就事事小心、步步为营,要不很有可能买到一套自己不那么满意的房子。希望以上五大案例能帮助到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