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概览 > 泰兴年鉴 > 2009泰兴年鉴 > 正文

坚定信心保增长 克难奋进促发展 为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而努力奋斗(摘要) 

2010-03-15 来源:泰兴网 浏览次数:

——在中国共产党泰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年会上的报告
张兆江
(2009年1月5日)

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齐心协力,沉着应对,奋发进取,经济社会取得了新的发展。预计完成GDP289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346亿元,同比增长23.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27.5%;注册协议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3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800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5.4%。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以下4点值得认真总结、继续发扬:
  1.坚持以更高的追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研究确立了“学赶苏南、跨越发展”三步走奋斗目标。面对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逼人态势,市委经过反复调研、讨论,明确提出“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措施。这一重大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泰州市委“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的要求,符合泰兴的发展实际,正日益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追求和责任。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但是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工作多么艰巨,我们的信心不能动摇,精神不能松懈,奋斗不能止步。
  2.坚持以更新的理念谋划全局、理清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市四套班子领导围绕又好又快发展的25个重点课题,带领相关部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已有14项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发展的政策意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发展思路更加开阔、更为完善。具体工作上,积极实施“四大”(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大产业)发展战略,工业经济朝着集中集聚集约的方向稳步发展;大力实施高效农业“2218”工程(着力打造“两纵两横”特色产业带、1个主导产业区,重点发展8大产业),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规划推进沿江大物流、城区大商贸、城郊大市场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大气、宜居”要求和“551”工作目标(即今后3年要力争每年拆迁不低于50万平方米,总投入不低于50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这些好的思路,我们必须进一步认真抓好落实,加快付诸行动,努力取得更加显著的工作成效。
  3.坚持以更强的措施狠抓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一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泰兴)银杏节和上海、深圳招商活动。加大项目引进实施力度,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2008年,全市共实施1 0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总投资93.5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59.62亿元;实现“飞地”项目2个,总投资3 000 万元。二是千方百计破解难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用地、融资、审批、环保、拆迁5大难题。去年下半年土地点供实现零的突破,达到47.9公顷;政、银、企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项目报批速度明显加快;关停小化工企业20家;城区完成近2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拆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积极主动应对危机。及时召开金融座谈会、房地产开发商座谈会,组织骨干企业负责人赴苏南、浙江参观学习,不断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开展机关干部帮助企业“渡难关、保稳定、促发展”活动,全力维护企业正常运转。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在第一时间抢先包装、上争项目,已争取国家、省专项扶持资金4 592万元。目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有效防止了大起大落的现象。四是更大力度关注民生。鼓励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建筑业加快发展,大力促进全民创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扶贫开发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共有8 300多户、16 000多人脱贫。五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环境风险和安全生产预警应急处理机制日益完善,公众利益诉求渠道不断拓宽,各类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总体稳定,社会秩序总体良好。
  4.坚持以更优的作风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切实为“学赶苏南、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美好新泰兴”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积极进取、真抓实干、跨越发展的浓烈氛围。切实加强党对统战、人武、群团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行政服务效能得到新的提高;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下访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信访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为民党建”等活动,党内民主得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创新反腐倡廉目标管理模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更好的落实,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党风政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该讲,在经济环境日益趋紧、挑战和困难不断增多、历史和现实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全市工业经济增速减缓,房地产市场平淡,财政增收困难,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大;开发重大项目、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任务仍很艰巨;干部思想、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09年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我市全面达小康的决胜之年,“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谋划2009年工作,必须对未来经济走势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分析和判断。第一,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正日益显现,且尚未见底。今年,我们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必须做好克服更大困难、应对更大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始终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第二,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长远走势。尽管世界经济增势放缓,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增长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已经并还将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对眼前的危机有客观认识,更要对长远的发展充满信心。第三,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危机中隐含的机遇。机遇与风险相生相伴。世界金融危机客观上推动了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我们招引重大项目带来现实机遇。当前是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利时机,是我们加快投入、培植后劲的有利时机,是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的有利时机。只要判断正确、应对得当、措施有力,我们完全可以把当前的“困难期”转化为泰兴新一轮发展的“蓄能期”,转化为泰兴与苏南地区缩小差距的“加速期”。第四,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今年泰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发展仍然是泰兴的首要任务。面对中央和省委、泰州市委的要求,面对广大群众的期盼,面对全面达小康和“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中求发展、求突破。
  2009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泰州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按照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保增长、促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为主要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坚持“四大”(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建设大园区)发展战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着力取得农村改革发展、增强发展动力、调优经济结构、营造比较优势、关注改善民生“五个突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不变价);工业国税开票销售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注册协议利用外资4.8 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7 亿美元;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实现以市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4点:
  1.必须紧扣全面小康和学赶苏南两大目标,坚定信心,务求必成。信心如金,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全市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尤其要增强干部的工作信心、企业的投资信心、群众的消费信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围绕小康目标全力冲刺,如期实现对120万人民的承诺。各乡镇、各部门、各园区要对照“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的阶段目标,调高发展标杆,调新工作思路,调优精神状态,努力加快发展,为追赶苏南第二方阵奠定坚实基础。
  2.必须突出解放思想和转变作风两大关键,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克服当前困难,实现跨越发展,要靠解放思想,靠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要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成效衡量思想解放的程度,检验思想解放的快慢,评判思想解放的真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倡导立说立行、真抓实干、自觉服务、清正廉洁之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闯劲和虎劲,以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3.必须经受应对挑战和抢抓机遇两大考验,“危”中抢“机”,克难奋进。困难再大,闯出来就不难;危机再重,化解了就是机遇。当前,我们既要有应对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更要有转“危”为“机”的强烈意识;既要对大气候影响小环境、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稳定有足够的预见性,又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把握主动、占得先机。
  4.必须抓住重大项目和“一区四园”两大重点,强势推进,全力突破。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加速发展的“主引擎”,“一区四园”是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要继续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始终突出重大项目开发实施,持之以恒地抓好“大招商”和“招大商”工作,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爆发力。要始终突出园区建设,把“一区四园”打造成为重大项目的首选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税源经济的积蓄区。同时,要大力培植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着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
  “三农”工作是“保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必须始终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注重以制度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实行城乡规划全覆盖。要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中心镇(特色镇)、集中居住区四级一体的城镇建设基本框架。在抓好主城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黄桥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增强黄桥在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同时重视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要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努力促使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形成优势。要科学编制用地规划。围绕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合理布局各业用地,实现严格保护耕地与留足发展用地的有机结合。
  2.完善基础设施大框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城乡道路、供水、供电、生态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公路和客运通达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推进区域供水工程,确保今年全市人民都能够喝上长江水,实现“一个龙头供水”;加快市、镇、村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垃圾“一个炉子焚烧”,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3.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尽快形成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新做法,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规划实施农村“六大实事工程”(农村人才工程、农民健康工程、为农服务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村环境工程、脱贫攻坚分量)。
  4.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农民增收是全面达小康的关键指标,必须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大力抓好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继续实施“2218”工程,今年每个乡镇都要规划一个面积5 000亩(1亩≈0.067公顷)、建成一个连片67公顷的高效农业种养基地,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万亩以上,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导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推进粮食规模种植,启动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突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全市要新发展“三大合作组织”50个以上。二是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积极兴办新兴服务产业,不断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抓好农民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组织程度,在减少农民中致富农民。三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力争再经过两年努力,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 500元以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二、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着力在增强发展动力上取得新突破
  有效投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1.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招引大项目作为重中之重。针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资本转移的最新动向,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引资,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一要优化招商引资思路。选准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主攻欧美、港台,着力招引世界500强和“中”字头、“国”字号大企业、大集团来泰兴落户;发挥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优势,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企业招商。全年确保开发和实施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1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30个,1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项目200个以上。二要改进招商引资方法。整合全市招商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在坚持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市场化招商的同时,加快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实行专业化招商;聘请专业人士或机构,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宣传泰兴、推介泰兴,实行中介化招商。三要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加大项目的跟踪、督查、服务力度,提高重大项目成功率。对在手重大项目,认真落实市领导挂钩负责制,大力破解征地、拆迁、资金、审批等难题,力促重大项目签约的早审批、审批的早开工、开工的早见效。
  2.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建设大园区作为关键之策。园区是产业、项目的主要载体,是全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必须举全市之力加快重点园区建设,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提升园区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一要优化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合理布局、跨越发展”的原则,对园区体制机制作了调整完善,集中力量发展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虹桥工业园区、黄桥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城东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一区四园”,配强领导力量,放宽管理权限,集中要素投入,完善考核办法,增强发展活力。有关园区要按照新的体制机制,做到机构、人员、责任迅速到位,确保园区建设不停步,招商引资不停步,项目推进不停步。二要加快功能规划完善。结合全市生产力布局规划、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各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形成集聚集约发展的格局;加快园区基础功能、开放功能、商务功能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投融资功能、核算功能,促进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互动并进,逐步增强综合功能。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千方百计化解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难题,抓住“扩需”机遇,争取国家投入;寻求战略合作,激活民资投入;做大融资、担保平台,加大信贷投入。经过一年的努力,确保园区面貌有大变化,承载能力有大提升,发展水平有大突破。今年,每个园区都要在重大项目上取得大的突破,在接受“飞地”项目上取得大的突破,“一区四园”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要达到65%以上。
  3.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特色化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一区四园”所在乡镇要在园区发展中全力以赴、奋发有为。其他乡镇要坚决摒弃无所作为、松劲懈怠的思想,根据新体制、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谋划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盘活存量资产,着力培大培强现有企业,填平补齐现有集聚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私营经济,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突破“飞地”开发,选派精干人员加入“一区四园”招商引资队伍,一起招大商、比实绩,今年要确保至少完成1个注册资本1 000万元以上项目的“飞地”开发任务,努力借园区新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三、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在调优经济结构上取得新突破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上下要善于化挑战为机遇,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坚持一手抓有效应对,保平稳增长,一手抓结构调整,促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企业和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快扶持培育大企业,在做大做强中转型升级。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导重点骨干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突出抓好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巩固现有市场群、客户群的基础上,重点开拓面广量大的农村市场、中西部地区市场,加快拓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新兴市场;加快开发一批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不断增强主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要素分配形式,充分利用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资助政策,大力建设一支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原则上今年都要挂靠一个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和体制,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自有著名品牌,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三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做大做强企业的核心。要把企业家作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进一步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通过组织开展境内外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家的发展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为企业家创大业创设优良的环境。今年,全市要新增销售超亿元的企业20家,其中销售超10亿的企业5家。
  2.加快集聚形成大产业,在调整结构中转型升级。按照“布局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要求,紧紧抓住现有的优势产业和成长型产业,在调轻、调高、调优上做文章,在放大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实力上下功夫。一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围绕化工、机电(船舶)、医药3大主导产业,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化工产业要做好“延伸”文章,做长做强产业链,提高发展档次,增强竞争力。机电(船舶)产业要做好“提升”文章,着力打造一批在国际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医药产业要做好“研发”文章,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创业团队和创新成果,努力研制、转化和生产新产品。今年,3大主导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达到6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力争达到60%。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引导和支持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用高新技术提升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向“专、精、特、高”方向发展。要抓好减速机检测中心和国际提琴博览馆建设,促进减速机、小提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培育,制定专项发展规划,积极发展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新兴产业上规模。
  节能减排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工程、循环示范工程,加快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各园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2%,污染物减排完成年度计划。继续加大高污染小化工企业关停力度,今年确保关闭小化工企业20家以上,整治化工企业80家以上。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互动并进中转型升级。以城区、沿江、黄桥镇为重点区域,以北二环市场集聚区和重点物流园区为主要载体,以打造城市特色商圈、引进大型商贸集团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沿江大物流、城区大商贸、城郊大市场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一要放大优惠政策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补充政策意见》的导向作用,认真组织好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服务业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服务业项目引进和开发力度;充分发挥1 000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激励作用,加大对项目考核奖励力度,调动基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放大二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坚持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并进,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金融、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启动沿江化工物流园区、金属材料物流园区和火车站货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万通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如泰运河内河港码头和复旦新能源化工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兴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公司、销售公司、研发中心等,力争今年新办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00个以上。三要放大社会需求的拉动效应。适应城市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高档宾馆、餐饮、商贸、房地产、文化娱乐、社区服务业,不断集聚人气,提升发展层次。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加快开发黄桥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古银杏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资源,努力形成旅游特色。
  建筑业是泰兴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要继续加大力度、加快发展。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开拓规模市场,大力拓展施工领域,加快建筑科技进步,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由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的转变,进一步打响“建筑之乡”品牌。
  四、继续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着力在营造比较优势上取得新突破
  环境出形象,环境出效益;环境就是吸引力、竞争力,就是比较优势。全市上下要把环境建设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大举措,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
  1.创优城市环境,打造“宜居泰兴”。一要强力推进老城区改造工程。紧紧围绕“点、线、片、面”加大改造、整治、建设、出新力度。“点”,即重点以老市政府和大会堂地块为中心,结合周边地块拆迁改造,打造集休闲、健身、观景于一体的市区中心市民公园。“线”,即启动如泰运河北岸城区段景观带建设,实施羌溪河沿线绿化景观改造,增绿添景,提升品位。“片”,即重点推进城北片区改造建设,在编制好控规的基础上启动东北片区建设。“面”,即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老住宅区整治。年内完成城区3个街道办辖区内的后街背巷改造任务,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二要加快实施新区提升工程。建设公用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实施新区道路和街区绿化、景点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三要重点打造节点出新工程。对城市入口和城区主要节点要统一规划设计、分步组织实施。年内要重点抓好宁通高速泰兴北、泰兴东出口及济川北路环境整治改造工程,真正做到节点展新。今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必须实现预定目标。在此基础上,以“双创”为抓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
  2.完善交通环境,打造“畅通泰兴”。全力以赴抓好关系全市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抓好经济开发区朝阳路南伸北延工程,重点规划推进七圩至蒋华段建设,打造沿江开发的南北“主动脉”;实施南三环西延工程,进一步完善沿江与城区的干线网络。同时积极上争,规划推进334省道改线工程,建设促进城黄产业带发展的东西“新走廊”。
  3.提升人文环境,打造“和谐泰兴”。以“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强全民教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法律法规、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教育;加强社会信用形象建设,大力倡导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良好风尚;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坚持正面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预期,增强公众信心,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开通电子信箱、网上对话等干群沟通新渠道,引导和帮助群众常思幸福之源,常怀宽容之心,常做正义之举,共同建设和享受优良的人文环境。
  4.优化服务环境,打造“效率泰兴”。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服务改革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必须动真碰硬、大力推进。全市任何部门、任何机关干部都不能游离于经济工作中心之外,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主动服务、优质服务、创新服务”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支持、帮助企业,坚持多服务、少检查,多指导、少罚款,多支持、少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与企业共渡难关。要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从严规范自由裁量权,系统整治中介高收费,着力规范执法处罚行为,对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决不手软,真正把泰兴打造成“审批最简、收费最低、服务最优”的地区之一。金融部门要更加灵活地执行金融政策,进一步放低贷款门槛,把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今年贷款增幅高于去年,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快于各项贷款增长,确保存贷比达到泰州市平均水平。要鼓励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和担保、典当、保险等新的金融形式,推进企业担保基金和区域再担保机构建设。财政部门在促进货币政策落实中要发挥好支持引导作用,发挥好各类财政资金和财政贴息的积极作用,扩大信贷风险担保资金规模,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带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
  5.构建法治环境,打造“平安泰兴”。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构建大防控体系和大信访格局,真正做到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加强公共安全监管、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最安全地区之一。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项目开发和城市、园区建设的各类不法行为,着力净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始终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上取得新突破
  改善民生是“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关注民生,要认真落实“五有”要求,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要抓就业促民富。要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变“返乡潮”为“创业潮”,做到谁创业就鼓励谁、支持谁、尊重谁。坚持市场主导、产业带动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拓宽就业空间;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积极为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提供税费减免、职业介绍、培训补贴等政策扶持;高度重视特困群体的再就业,采取政府差额购买就业岗位的办法,切实消除“零就业家庭”。二要办实事赢民心。加快重点民生工程实施进度,积极办好10件为民实事工程,集中力量建设好市区中心市民公园、职教中心、体育中心、图博中心等公共设施。加强监管和督查,真正做到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成。三要抓普惠解民忧。要把公平正义、共建共享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要加大教育现代化推进力度,加强师德建设,规范从教行为,推进名师工程,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市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年内完成百万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快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抓好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体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企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被拆迁居民和企业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加快电脑进家庭步伐,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以增强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巩固和放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面对挑战和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绷紧“能力危机”这根弦,不断经受磨练,促进自我提高。一要善于学习借鉴。加强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努力掌握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新知识,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宝贵经验,开阔眼界,开阔胸襟,开阔思路,增强化解危机能力,闯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二要勤于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取群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选准贯彻和落实的切入点,使各项工作既符合群众意愿,又符合上级要求;既得到群众拥护,又得到上级支持;既经得起群众检验,又经得起上级检查。三要敢于破解难题。要切实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善于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在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在承袭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做到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加快发展。
  2.着力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狠抓落实就是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多一点做功,少一点说功。要完善督促检查、信息反馈、明查暗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切实做到各项工作任务明、责任明、奖惩明,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要敢于面对矛盾和问题,做到不退缩、不回避、不推诿。特别是在城市拆迁、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要顶真碰硬、一着不让地抓下去,坚决抓到底、抓到位。要集中精力抓落实,从今年起,原则上五、八两个月为无会月。严格会议把关制度,坚持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开短会的不开长会,能合并开的会不分开开,减少次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控减成本,真正让各级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3.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实行差别化考核,把能否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客观性。要进一步健全乡镇任期目标制、部门问责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大胆选用有个性、有冲劲、有本领、有作为的干部,坚持品行为本,用靠得住的干部;坚持责任为重,用敢负责的干部;坚持务实为要,用肯实干的干部;坚持民意为上,用口碑好的干部;坚持廉洁为贵,用严以律己的干部,努力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出实招,为“学赶苏南、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选好配强村(居)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来抓,着力提高素质,给予关心支持,逐步提高待遇,发挥好他们在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维护一方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着力强基固本,全面加强农村、机关、社区、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真正重视、真诚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先锋工程、权利保障工程、关爱工程和源头活水工程,造就一支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5.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以打造“廉洁泰兴”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抓好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教育,筑牢防腐拒变的“堤坝”。坚持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监管,保持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力度,严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厉行节约,带头勤俭创业,大力削减公用经费支出。今年党政机关原则上不准购置新车,实行会议、公务接待、出国(境)经费支出零增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绩。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