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概览 > 泰兴年鉴 > 2009泰兴年鉴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0-03-15 来源:泰兴网 浏览次数:

——在泰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高亚梓
(2009年1月7日)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紧紧依靠中共泰兴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1.经济实力继续提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9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增长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增长4.2%。连续8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升至第48位。农业产业优化提升。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增产增收,粮食总产达65.5万吨。高效农业新增3 417公顷,市高效农业园顺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全省率先推广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扎实推进。造林面积新增2 14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6%。工业经济高开稳进。预计全部工业完成现价产值803亿元、国税开票销售346亿元、工业技改投入110亿元,分别增长23%、23.1%和23.6%。化工、机电、医药等支柱产业和30家重点骨干企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浦公司入库税收超过2亿元,济川、泰隆、光明集团入库税收超过1亿元。重大项目开发取得新的进展,开发实施1 000万元以上项目1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上争项目专项扶持资金4 592万元。质量兴市工作和品牌战略稳步推进,新增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6个、省名牌产品5个。建筑业稳步发展。施工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新增资质建筑企业16家。现代物流、商贸和旅游等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靖泰盐务仓储中心和锦华石油、联成化学物流项目开工建设,万通物流一期工程主体建筑顺利竣工,红星美凯龙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营运。北二环市场集聚区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进区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具雏形。古银杏森林公园、庆云寺、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建设速度加快,红色旅游、绿色生态、佛教文化、农业观光等旅游市场有效拓展。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增长20%。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21.2亿元、贷款余额10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2.7%和15.4%。
  2.城乡面貌不断改观。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方案、老城区和东北片区控制性详规、市域重要节点和出入口景观规划方案、济川北路环境景观改造规划,以及25个村庄规划、500个村民集中居住点平面布局规划,完成省和泰州市重点城镇总规评审报批手续。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开工建设新客站,组织实施鼓楼北路北延、东北绕城公路等工程,完成南二环东延、鼓楼中心区人行道改建、国庆路东段和中段扩建工程。高标准改造府前街、大庆路绿化工程,完成通江中路、东三环、济川路南延等道路和羽惠河三期绿化工程,新增城市公共绿地61.5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拆迁680户19.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428处1.2万平方米。市容环卫管理体制和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新“5+1”实事工程累计投入4.2亿元,全市32个试点村、42个先行村和130个环境整治村共整治河坡107万平方米,清理淤泥319万立方米,整治“八乱”(乱堆乱放、乱塔乱建、乱拉乱接、乱涂乱画)77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2座,更新改造农用泵站156座。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得到加强,新铺设218千米,达标验收1 050千米。区域供水杨庄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和浑水管线泰兴段工程全面竣工,城区供水不足矛盾得到缓解。220千伏徐庄变、110千伏沿江变等电力增容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万元GDP能耗下降5.8%,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 935 000和2 054 000千克。城市污水收集主管铺设和内城河清淤实施到位,城区水环境有望实现根本性改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关停小化工生产企业20家。企业违法排污、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泰州市和本市挂牌督办的7个热点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土地承包和集体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新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7个。胡庄、二捕公司和宣堡部分村组划归高港区,相关调整工作平稳实施。重点园区体制机制调整完善工作顺利启动。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成效明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泰兴市支行挂牌运行,江苏银行泰州分行与市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美、法、加、日4国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大幅提高,人才政策更具“含金量”。部门机构设置和“三定”方案进一步调整完善,3大行政性公司改革平稳推进。行政许可职能“三集中(审批、收费、公共资源交易)、三到位(项目、人员、监管)、三公开(标准条件、过程、结果)”改革基本完成,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实施到位。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预计新增私营企业1 200家,新增注册资本31亿元。开放型经济实现新跨越。注册协议利用外资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完成自营出口6.8亿美元,新签外经合同4 906万美元,实现外经营业额4 610万美元,新派境外劳务350人。重点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开发区企业集中办公中心、长沟农民安置区、北区公用配套设施、污水处理厂一期改扩建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三横四纵”骨干道路网架基本形成。“四园”主干道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第四届中国(泰兴)银杏节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7亿元,增长37.7%。51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其中,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完成专利申请880件。链篦机系列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省定债务全部化解。学校布局调整顺利实施,学前教育办学行为逐步规范。教育公平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继续保持泰州市领先位置。职教园区建设强势推进,职教中心校顺利通过省三星级职业学校转评验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3个乡镇完成文化中心达标建设任务,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特色文化户建设步伐加快。新档案馆建设进展顺利,《泰兴市志(1988~2005)》续修工作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百万农民免费体检和健康状况动态管理工作扎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3个。市人民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顺利竣工。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1.5万人,完成改厕1.5万座,黄桥镇通过省级卫生镇考核验收。“安全用药在农村”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建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通过省“十一五”中期评估,计划生育率达98.7%。体育强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电信事业发展加快,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宽带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覆盖工程顺利建成,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3万户,城乡综合入户率79.8%。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完成清查工作,进入登记阶段,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得到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和土地二次调查农村部分的工作顺利完成,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挂钩周转等项目有序实施,新增耕地238公顷,上争工业项目用地点供指标48公顷。人民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卓有成效。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通过准军事化合格单位省级验收。审计、物价、工商、供销、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气象、民族宗教、海关、商检、烟草专卖等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5.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300元,分别增长15.4%和12.7%。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得到强化,新增社会保险开户企业356家,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推行,被征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工建设6万平方米,竣工验收3.1万平方米。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5.1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亿元。《劳动合同法》得到落实,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0%。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 520名,其中,“4050”(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人员再就业435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困难群体生活安排得到重视,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提高,城乡医疗救助积极推进,共发放低保和救助资金近3 000万元。乡镇敬老院新建、改扩建工程实施到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救助重残无业人员5 706名。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实现统一标准,在乡老复员军人、老残疾军人遗孀生活定补发放到位。慈善事业发展加快。扶贫开发工程扎实推进,8 383户、16 468人成功脱贫。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进一步下降。公安实战能力、信息化建设和辅警队伍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得到加强,技防设施全面升级达标。精心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百日专项督查等活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扎实开展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大接访活动,大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信访秩序趋于好转。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带动力不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非常迫切;受国内外宏观形势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趋缓,部分工业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未能完成计划指标;园区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提高重点园区的承载力必须采取大动作,实现大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然明显,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深化,软环境建设需要加强。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9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年会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为工作主线,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抢抓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机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建设,协调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学赶苏南、跨越发展”,确保实现以市为单位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调控目标初步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国税开票销售增长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注册协议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5.2%。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创业指导、技术培训、资金扶持力度,最大限度释放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和能量,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组建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更多的信贷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有序流转承包土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集约化经营步伐;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新发展“三大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土地股份、社区股份)50个以上。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规模特色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2218”工程(着力打造两纵两横特色产业带,1个主导特色产业区、重点发展8大产业)。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之路。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5万亩(1亩≈0.067公顷)、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优化组合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研发等各种要素,加快银杏产业发展,促进银杏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组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万顷良田建设等项目,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将资金向重点项目、规模项目倾斜,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导向、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规划建设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完成中沟疏浚和村庄河道整治任务,稳步实施道路、桥梁和泵站新建改造。加快实施220千伏燕头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蒋华、曲霞输变电工程,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
  2.增创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保增长、促发展”为主线,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努力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加快实现泰兴制造向泰兴创造转变。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验收为契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坚持以规模化为方向,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力争30家重点骨干企业研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达5%,50家成长型企业达1.5%。精心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加快科技创业园建设,孵化大楼年内交付使用,标准厂房建设到位,入驻企业5家以上。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造就一批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促进产业链、人才链互动对接。
  做强先进制造业。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快产业适应性调整,重点扶持发展减变速器、专用机械设备、船舶配套、汽摩配件、基础化工等制造产业,积极招引大项目、引进大企业,促进化工产业向精细化、机电产业向先进制造装备业、医药产业向生物制药转型提升。坚持以品牌化为方向,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鼓励骨干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修订工作,引导和支持轻纺、机电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由简单加工组装向加工和研发紧密结合转型,由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和创立自主品牌转变。全力扶持培育大企业,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家以上,其中销售超10亿元企业5家。鼓励和支持30家重点骨干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以股权换技术、换市场、换资本,实施资本、技术、品牌、市场的有效嫁接,迅速做大做强。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尽快上市,全力支持中丹、济川、泰隆等企业早日进入辅导期。从放宽市场准入、化解融资困难、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入手,加大扶持力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谋发展。
  提升发展服务业。加快沿江化工物流园区、金属材料物流园区、城区仓储物流园区、泰兴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区和联成化学物流、瑞杰化工物流、万通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筹建化工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和塑料市场,指导零散货运型物流公司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进一批专业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努力打造现代化物流基地。引导工业企业新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物流公司,确保100家工业企业实现“主辅分离”。加强农村现代流通基础设施、连锁配送网络和经营主体建设,积极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新建农村生产资料小超市50家,农资放心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以打造省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编制布局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扎实推进北二环市场集聚区建设。采取有效手段,落实相关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区域大旅游的发展定位,整合旅游资源,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快开发古银杏森林公园、黄桥古镇风情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建筑业。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良好机遇,加快推进建筑企业改革,积极培育规模企业。转变建筑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升建筑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整合建筑资源,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规模市场,确保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210亿元。
  加强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抓好70家年耗能1 000吨标煤以上企业、53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用能监测、监察,确保完成节能工作目标。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继续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确保关停小化工企业20家以上。积极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启动北区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工程。扎实推进绿色细胞工程建设,争创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泰州市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以上。
  3.加快开放开发步伐,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培育更多更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点。
  奋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发。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及两岸直航的新机遇,瞄准欧美和港台资本,主攻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知名跨国公司,分批次、分区域精心组织招商活动,确保在利用外资规模上取得新突破。综合考量项目投资强度、销售收入和税收贡献率,最大限度提高项目引进效益。继续坚持重大外资项目行政审批包保责任制度,着力打造外来投资者“一卡通”服务品牌。力争引进超3 000万美元项目10个以上,其中超亿美元项目3个以上;开发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个。加快新浦苯乙烯、联成化学苯酐等62个在建重大项目的建设,促其早日竣工投产。帮助英菲尼多晶硅等50个签约项目加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开工建设。认真梳理未竣工投产项目,落实倒逼机制,确保按期达产达效。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规划,争取更多的周转指标。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缓解用地供需矛盾。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和独立选址项目指标上争工作,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全力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坚持“产业兴区”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自然资源、行政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工业园区体制机制调整完善成果,着力解决园区经济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载体功能不强”等问题,为引进实施大项目、扶持培育大企业、集聚形成大产业、加快建设大园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创新开发思路和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大力支持市经济开发区加快道路、环保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区、被征地农民安置房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重大项目承载能力。扶持其他市级重点园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拉开发展框架。鼓励重点乡镇工业集聚区和企业主题园区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
  强力推进外经贸工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加强出口企业品牌建设,引导外贸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落实出口退税新政策,进一步改善外贸出口环境。继续加强“走出去”工作,鼓励中兴、河海疏浚等公司用好外经签约权,扩大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层次。
  4.打造魅力宜居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继续以“双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抓手,以更高的起点、更强的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强化规划统领。组织编制原市政府及周边地块建设改造规划,制定如泰运河至根思路地块控制性详规,做好如泰运河、羌溪河至两泰官河环境景观规划和相关城市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衔接,根据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和各乡镇主体功能划分,及时调整和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抓好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编制园区、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规。
  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新城更新、老城出新、节点展新”的要求,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实施鼓楼北路北延、兴燕路南延、根思路东延等道路建设工程,建成新汽车客运站,为纵深改造北部片区打好基础。启动江平路南延、长征路北延、南二环西延、南三环西延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市区道路框架。加大城市拆迁力度,重点组织实施车站桥周边、亚太西厂区、建工学校、江平路富丽华等地块改造建设。积极整治济川北路环境,进一步改造城市主入口节点。积极实施人民防空林(农业生态林)和仙鹤湾风光带北延段、东城河南延段、老天星港西段绿化工程,推进东北绕城、济川北路等城市道路绿化、街头游园、大型公共绿地改建工程。按照市域东部经济中心的定位,加快黄桥城市发展步伐,扎实推进府前广场、站南小区、东岳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引导各中心集镇扎实开展“六个一”城镇标志性工程建设竞赛活动(一个代表城镇形象、体现现代特色的园林街道;一个规划环境设施、套形均达标的住宅小区;一块主题突出、设施配套、品位较高的广场绿地;一幢设计新颖、造形成美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标志性建筑;一条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的精品水景,一条整治后的老街造)和城市化示范镇、园林城镇创建工作,不断增强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管理水平。抓紧实施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组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认真开展背后街巷改造试点和防治违法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
  5.协调发展各项事业,着力建设富裕和谐新泰兴。认真贯彻“统筹发展、兼顾利益、重在建设”的方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推进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完善统筹城乡、平等开放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就业、保障等问题,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善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困有所帮的和谐社会保障格局。全面推行低保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完善“能进能出、促进就业”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就业,探索建立低保边缘人群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认真抓好乡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认真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调动企业参与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的积极性,通过优先安排农村实事和民生工程项目,增强经济薄弱村自身造血功能。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确保80%的行政村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促进文化精品产出,打造泰兴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纪念建国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确保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的比重达18%。全面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确保通过省级验收。逐步清理规范义务教育改制学校,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确保每个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整体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整合职教资源,建成职教园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整筹资模式和补偿方案,实行普通门诊统筹补偿,确保参合率98%以上。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健全率达90%。实施各类人群体检和全民健康档案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大力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积极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农村环卫保洁模式,完成改厕2.2万座,创建省级卫生镇1个。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成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启动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工程,积极打造群众体育品牌,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体育强市。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完善乡(镇)、村(居)老年活动设施,巩固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果。以争创全国农村残疾人康复先进市为目标,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实优抚对象抚恤优待补助标准和医疗政策,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缩小城乡安置差距,确保实现双拥模范城创建“四连冠”。进一步强化民兵、预备役工作,实现由应急作战准备向全面强化军事训练转变。启动数字电视入户工程,大力推进宽带和有线电视入户,确保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40台。完成档案馆搬迁和气象业务楼、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任务。积极发展新闻、邮政、电信、保险等事业,认真做好统计、物价、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积极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城市精神塑造、文明创建示范、社会诚信建设、乡风文明推进”等八大工程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泰兴精神,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加快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保持对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进一步畅通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利益诉求。继续开展“大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司法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工作合力,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危化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造船拆船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面建成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加快药品安全数字化远程监管系统建设,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违规经营使用药品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实施惠民10件实事工程。今年在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同时,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突出抓好10个方面的实事工程。一是创业就业富民工程。开发就业岗位1.1万个,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8万人、农民自主创业培训3 000人;帮助3 557户年人均纯收入2 500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二是社保安民工程。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8万人),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新征地农民全部“即征即保”),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三是惠民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3.8万平方米。四是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工程。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服务站100个,开工建设新区医疗机构。五是城市改造建设工程。提升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推进节点出新。启动原市政府地块市民休闲公园建设,开工建设图博中心,完成3个街道办辖区内的背后街巷改造;全线贯通鼓楼北路北延工程,建设东北绕城绿化景观带,建成新客站;实施宁通高速泰兴北、泰兴东出口改造工程。六是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实施日处理350吨垃圾焚烧项目。七是全民健身工程。推进市体育中心建设,新设、改造城区市民健身点5个以上。八是环境整治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新建户用沼气1 000户、中小型沼气25处,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2.2万座;整村制推进154个村河道整治;80%以上的行政村达省定“四清一绿”标准(清洁田园、清洁庄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村庄绿化)。九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农村公路150千米,新建改建农村桥梁150座,改造农用泵站250座。十是安全饮用水工程。全面完成区域供水工程,铺设至横垛、新街、曲霞等12个乡镇水厂的输水主管网,确保全市人民能饮用安全、卫生的长江水。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和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肩负起建设和谐美好新泰兴的重任。
  坚持解放思想,应对困难挑战。切实加强对宏观形势的分析研究,把握走势、顺应形势、发挥优势,更加自觉地把一地一域的发展放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来考量,努力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营造更为有利的微观环境。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加注重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使政府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坚持务实进取,提升行政效能。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对事业尽心尽力,对工作尽职尽责,用心谋事、勤勉干事、倾力成事。倡导雷厉风行作风,做到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中梗阻”现象。深化行政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归并工作,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收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健全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交办、督办、查办机制,强化对政府机关行政效能监察和公务员从政行为监督,严肃查处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行为,努力形成事事快节奏、处处见成效的优良政风。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自觉服从市委领导,主动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办好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完善重大公共事务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论证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提高政务透明度。
  坚持廉洁自律,打造良好形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采取过硬措施,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严控行政开支,降低公务成本,确保公务购车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四个零增长”,为引导全社会厉行节约、共渡难关做好表率。深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预警机制,做到“关口前移”、制约在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完善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制度,不断提高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坚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述职述廉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重要环节的审计和监察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领导干部自律教育。依法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和纠风治乱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公务员培训、管理和监督,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