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 概览 > 泰兴年鉴 > 2010泰兴年鉴 > 正文

2009年泰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

2010-12-29 浏览次数:

2009年泰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

    2009年,泰兴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现“两个率先”的要求和“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的目标,统筹社会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小康进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根据省统计局、省委研究室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发布〈2009年江苏省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统计报告〉的通知》(省统2010年64号)文件精神,2009年度,泰兴市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其中:25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值。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如期达标

    至2009年末,泰兴市小康实现程度和达标水平达到预期目标。25项指标中,2008年已达标的19项指标得到巩固和提升,未达标的6项指标经过努力已全部达标。各项指标达标质量和水平也达到较高层次,有21项指标高出目标值5%以上。具体达标情况为:

    1、反映经济发展的4个指标全部达标。分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922元,超过目标值5922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2%,达到目标值;城市化水平达47.3%,高于目标值2.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比5%的控制目标低2个百分点。

    2、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10个指标已全部达标。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179元,分别高于目标值1849元和179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6.7平方米,高于目标值6.7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或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51.1平方米,高于目标值11.1平方米;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达100%,达到目标值;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9.2平方米,高于目标值7.2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54台,高于目标值14台;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达265.5部,高于目标值65.5部;恩格尔系数为36.6%,比40%的小康控制标准低3.4个百分点;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18%,达到小康目标值。

    3、反映社会发展的8个指标全部达标。分别是:科研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05%,高于目标值0.0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6%,高于目标值7.6个百分点;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9.8%,高于目标值9.8个百分点;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7.5%,高于目标值2.5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96.5%,城镇失业保险9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98.9%,均高于95%的目标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高于目标值15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2.2%,高于目标值2.2个百分点;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率达98%,高于目标值8个百分点;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率达100%,高于目标值5个百分点。

    4、反映生态环境的3个指标全部达标。分别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达到目标值;森林覆盖率完成21.4%,高于目标值1.4个百分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7.5分,高于目标值7.5分。

    二、全面小康建设主要成效和推进举措

    2003年,泰兴市提出“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即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6年,进一步确立了“全面达小康、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定位。2007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到2009年以市为单位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小康。围绕上述目标,泰兴市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集聚财富,为构筑全面小康提供物质保证。近年来,泰兴市大力实施沿江开发和工业化、城市化齐头迸进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具有泰兴特色的集中发展道路。2009年,全市实现GDP337.0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0.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6.7%。连续九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升至第47位。坚持走集中、集聚、集约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调整完善园区体制机制,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步伐。园区工业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利用外资占到86%。充分利用沿江优势,招引大项目,培植大企业,引导化工、医药、机电船舶三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用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009年,全部工业产、销、利分别达1038.8亿元、991.9亿元、105.6亿元,增幅分别达27.5%、27%、46.4%。新增列统企业8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32家。建筑疏浚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施工产值230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商贸和旅游等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升至34.7%。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差距的思路,积极打造“三城四片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主城区功能不断完善,黄桥副中心和虹桥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二)以致富百姓为根本,着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泰兴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导向,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制定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小康建设的成果。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创业就业带来的影响,出台《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惠民政策。建立健全融资担保、劳动力培训、信息网络三大创业服务体系,为全民创业开辟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投入2.2亿元建设培训规模达1万人的职教园区,落实 8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技能帮扶培训工程”,在泰州率先建起 “创业就业服务超市”, 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城乡困难就业群体为重点,通过技能培训、项目推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小额贷款发放等措施,努力扩大就业面。另外,我市不断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建立企业欠薪预警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企业工资共决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职工收入的不断提高。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围绕“政策覆盖各类群体、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依法扩面工作,五大保险覆盖面均在95%以上。出台《泰兴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暂行办法的通知》、《泰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调优、调高医保政策,降低了住院门槛,提高报销比例,切实减轻个人负担。三是关注弱势群体。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启动残疾人、因难群体等关爱工程。对无固定收入的一、二级重残人员,参照城乡低保标准全额发放重残无业人员生活救助金,免费为精神病人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提供相关药物,设立大病救助基金,为相关群体解决“看病难”问题;从2009年起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当年城市低保标准从每月240元提高到270元,农村低保从上年每年1150元提高到当年的1680元;为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网上建档立卡,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绝对贫困人口,通过扶企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办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同时组织市级机关部门结对挂扶黄桥老区相对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加快推进安居工程,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使廉住住房受益对象从过去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2009年,全市共475套经济适用房、20套廉租房交付使用。四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居民生活消费已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通讯工具、电脑等高层次消费产品更多进入居民家庭。乡镇文化中心站达标建设、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特色文化户建设步伐加快,居民乡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广大居民住行条件也明显改善。针对近年来老百姓反映突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9亿元实施泰黄清水输水工程,让黄桥老区60万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长江水。

    (三)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泰兴市以实施惠民实事工程为抓手,有效解决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卫生、民主法制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整体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让社会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8.76亿元,增长48.3 %,年专利申请突破1000件,宏大特钢、河海纳米公司新开发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顺利通过全面科技进步先进市复查验收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验收。二是教育得到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工程全面提升,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稳步提高,新职教园区投入使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初中生入学率保持97.6%,高考、中考成绩列全省和泰州前列。三是卫生服务和农村医保全面落实。2009年全市市乡村居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单位共293个,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达99.66%,全市424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取得规定执业证书,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达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9.83%。建立健全农村医保体系,出台《泰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方便群众结算的一系列政策,市财政投入200万元开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上结报系统,全市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实现应保尽保。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全覆盖”的县(市)。四是深化“平安泰兴”建设,民主自治有效落实。围绕实现“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四连冠工作目标,通过抓好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e家工程”,建立治安中心户长制,开展五星级村(社区)创建活动等措施落实,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上升,紧扣“四民主三公开”为标准,强化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全市村居自治水平。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取向,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大绿色泰兴、生态泰兴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近3年来,全市已有102个村庄垃圾实行集中处理,整治市级河道2条、乡级河道70多条,已有12个村获得 “省百佳生态村”称号,7个乡镇建成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二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近3年,大力实施“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城市内河的生态修复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环境,保护城市水源,提升城市品位,还广大市民一个景明水秀的生活环境。引导化工产业走集约发展、集中治污之路,整治关闭小化工企业,对区内企业实行统一治污,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在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控仪,实行污染物排放远程监控,近3年来先后关停50多家化工企业,责令70多家企业限期治理到位。三是加大绿化造林建设步伐。在建设城市绿化方面,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目标,做到城市建设和绿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不断提高城市品位。采取大体量与小景致相结合 “五路并进”增绿添绿;按照“节点展新”的要求,注重提升绿化品位;严格依法管理,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建设项目配套绿化任务的落实;切实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实行定岗、定人、定标准,真正把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绿化成活率和存活率,做到建一处绿地,成一片景观。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年达到小康目标值。在农村林业绿化建设方面,以实施“双清”工程为抓手,以沿江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庭院经济开发为重点,着力推进林业绿化工作。仅2009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新建50个村庄绿化合格村,绿色通道建成面积近9000亩。

    三、坚持正确舆论宣传为引导,让社会各界共建小康、了解小康、感受小康。

    泰兴市重视和加强小康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注、参与、支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努力营造全民积极投入、共建小康的浓烈氛围。一是把握好宣传导向和尺度。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旋律,坚持正面宣传报道,大张旗鼓地报道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报道市委、市政府和各基层组织开展小康建设的具体实践和主要活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工作举措、全面小康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各项小康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报道小康建设的领路人、带头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展示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建设全面小康的精神风貌,营造全民共建小康、全民共享小康的浓厚氛围。准确掌握好宣传尺度,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知上的差异性,做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解读和全面小康基本知识的普及。二是把握好宣传重点。坚持“三贴近”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让老百姓特别是农村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宣传活动,真正使老百姓认知和认可。要求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情,疏导民意,化解民怨。将多办实事、好事与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家庭,鼓励他们向更高水平的小康奋进;对一些困难家庭,积极扶贫帮困,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他们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他们在建设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队。三是多方位开展宣传活动。采取新闻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文化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深入解读全面建设小康指标和实现水平,提高广大市民对建设小康、了解小康,感受小康的参与度、认知度和满意度。新闻宣传中,坚持宏观报道与微观报道相结合,成果报道与目标报道相结合,系列报道与重点报道相结合。社会宣传中,坚持整体联动,条线推进、宣传落地。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等部门精心编写建设全面小康泰兴宣讲通稿深入村组、企业、部门开展宣讲活动,发放小康宣传手册70万本,通俗解读泰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印发“泰兴全面小康建设征询意见表”800份,对全市群众进行小康抽样调查,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利用村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画廊)、板报横幅、灯箱等载体宣传小康。文化宣传中,组织排演 “放歌小康”专题文艺节目,深入镇村社区、学校巡演百场次,组织主旋律影片到每个村(社区)巡回放映,制作小康泰兴幻灯宣传片,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坚持以组织推进为保障,实事求是反映各项指标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全面小康监测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正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泰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推进组、进程监测组、宣传工作组。宣传部牵头负责全面小康建设的宣传工作;发改委牵头负责协调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工作;统计局牵头负责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监测工作;政府办负责全面协调小康监测、推进、宣传等工作。领导组织体系的建立健全,确保了小康监测统计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二是严格执行小康进程监测统计制度。小康监测统计过程中,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统计监测范围、资料来源、计算口径、评价方法和填报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准确填报监测统计报表,各部门对全面小康数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和公布全流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三是建立小康监测工作协作机制。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市统计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了与各监测部门的协调联系。各监测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严格按照省统计局制定的报表制度、细则及指标口径变化的规定,完成各自部门小康数据资料的收集、上报。同时,各部门针对自身承担的监测目标,严格对照序时进度要求,提出分年度完成目标,并认真落实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及时掌握全市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四是及时做好小康监测资料的会审和资料整理汇编。按照《泰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实施意见》、《泰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部门统计监测工作职责》,各监测部门按照2009年全面达小康的序时进度要求,加大监测频率,将相关指标逐季进行测算、分解、落实,分季向统计部门报送季度相关小康监测统计指标和全年预计情况;各相关部门对2007年以来全面小康建设的相关文件、会议记要、工作举措等文字资料,以及基础数据统计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完善各类资料,健全基础资料汇编验收台帐。在领导重视和上级部门悉心指导下,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我市全面小康监测工作得到了规范、有效地开展,较为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泰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成就。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经过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不懈、克难奋进、共同努力,顺利实现市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的既定目标,人民群众也切身感受到近年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实惠。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小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阶段性目标,是以市为单位的总体小康,而并非家家户户的小康,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一些动态指标基础不够稳固,如城镇登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反复性和不可测性,必须继续跟踪监测,防止出现反弹。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收机制有待提高,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仍是当务之急,城乡差距、乡镇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特别是黄桥老区薄弱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有待加快。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尤其要关注农村养老、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劳动力转移群众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需进一步巩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将带来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今后探索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难点和不足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巩固小康建设成果、着眼长远发展,不断丰富小康内涵、扩大受益范围、提高指标水平,努力建设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真正认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